小班艺术领域教案(精选10篇)
小班艺术领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随乐边演唱边有节奏地表现相应的动作,增强节奏感。
2、提高手指动作的灵敏性,体验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熟悉《手指变变变》的童谣、幼儿已有模仿毛毛虫、小兔、小猫、鸽子等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玩法。
(1)玩法:前奏时幼儿齐念口诀"我的小手真灵巧,我的小手变变变"。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双手平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一只手指头平放胸前,做毛毛虫爬行的样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两只手指头竖直顶在头顶顶部,做小兔蹦跳的样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后三个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三只手指头放在脸颊旁,做小猫喵喵叫的样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压,其他四指伸开,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四只手指扇动,两臂交叉做鸽子飞翔的样子。
(6)第五段:左右手两只张开,随音乐伸出,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五只手指头弯曲,坐老虎扑食的样子。
(7)重点指导幼儿的动作尽量符合音乐的节奏,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变成相应的动物形象。
2、幼儿随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幼儿熟悉玩法后,可引导幼儿自己变出不同的形象,编出其他不同的手指游戏。
3、评价活动。
小班艺术领域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小班艺术领域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愿意参与粘贴活动,感受粘贴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通过粘贴加深幼儿对国旗的印象,锻炼幼儿手的灵活度。
3.激发幼儿对国旗的热爱。
活动准备:
打印好国旗一份,即时贴(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
2.提出上课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国旗,知道国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几颗星星?星星是什么颜色?(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学习粘贴画
1)、教师出示国旗轮廓的纸,问这是什么呀?
2)、教师小结:哦,国旗是红红的对吗?现在老师只把星星粘贴上去,旗子的颜色怎么样让它们变成红红的'国旗呢?(引导幼儿说出涂色)
3、教师向幼儿讲解粘贴的要求
1)、教师范画,重点突出粘贴时方向要一致。(左右左右、上下上下)
2)、提问:小朋友们,老师是怎么粘贴国旗上的五角星?
4、播放音乐,幼儿操作粘贴
1)、幼儿动手粘贴,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任选方法粘贴,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相互谦让。
三、结束部分
1、讲评幼儿作品,让幼儿感受成功。
1)、今天我们的小画家画的真棒,瞧,果果,伦伦涂的颜色非常均匀、逐一出示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
2)、让我们把这国旗贴在我们的展示处,好吗?
2、幼儿听音乐走出教室。
小班艺术领域公开课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感受节日的快乐,初步体会团结协作装饰大树带来的快乐。
2023小班艺术领域的教案范文(精选2篇)
2023小班艺术领域的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画圆形和长直线,线条头尾相结。
2、感受雨中雨滴与水塘相映成趣的美丽画面。
材料准备:
金色笔搭配彩色纸;银色笔搭配16开黑色印泥纸。
活动过程:
一、探讨引入师:下雨啦,雨点儿滴答滴答。下雨的时候你们都会看到什么呀?幼儿积极探讨。
教师总结:下雨的景色真是很美丽啊,水塘泛起一圈圈圆晕,雨滴像珍珠连成了线。一起来把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吧。
二、幼儿作画
1、跟画水塘的圆晕师:用圈画圆晕,小门关关牢。先画小圈,再画大圈,一层层圈圈,不碰到。
2、画雨师:用长长的线来画出雨水。线条尽量画得长。胆子大一点,把画面都画满。
三、作品展示幼儿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起来欣赏雨中的美景吧。
2023小班艺术领域的教案范文 篇2活动目标:
1.巩固顺着一个方向涂色的技能。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
活动准备:
1.《画画玩玩》第5页。
2.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室外看一看树叶。
2.到教室请幼儿说一说:
你刚才看到的树叶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4.展示评价幼儿作品,将作品放进作业袋中。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借助美术这一载体大胆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加深幼儿的审美感受。“树叶宝宝的衣服”的活动设计注意幼儿美术活动与生活经验积累、美术活动目标与幼儿年龄特征、美术活动过程与师幼互动等等关系,使美术教学的大纲得以实现,并真正地被幼儿接受。
小班艺术领域:绘画小蜗牛(精选2篇)
小班艺术领域:绘画小蜗牛 篇1
一、活动名称:美术:小蜗牛找朋友(小班)
二、活动目标:学习绘画小蜗牛
三、活动准备: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小班艺术领域音乐欣赏《猫和老鼠》说课稿(精选3篇)
小班艺术领域音乐欣赏《猫和老鼠》说课稿 篇1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孩子们就像那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在月光发芽,在池塘里开花,浮出水面成了精灵。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隆昌幼儿师范学校09级5班的张孙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艺术领域音乐欣赏活动《猫和老鼠》。
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说的是:教材与学情。本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奥尔夫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指在原本的音乐教育行为上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
在顶岗实习期间,我发现小班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掌握音乐节奏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选择一首奥尔夫音乐中节奏简单,多为重复段式的《鞋匠之舞》作为本堂课的音乐素材。
根据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以下三大目标:一认知目标: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内容。二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三情感目标: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由于小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位:能安静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内容。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本次活动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将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三者融为以体。赋予游戏的精神,让幼儿快乐地学习,真正做到从“学中玩,玩中学”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故事融入法 2图谱教学法 3视,听,动,结合法。这些方法的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活动当中,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体现了《纲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小班艺术领域手工《蝴蝶飞飞》说课稿
说教材
正反折叠法是本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让幼儿掌握正反折叠法是本节课的目的。
说活动目标
1 幼儿学会用正反折叠的方法学习制作糖纸蝴蝶。
2 幼儿能知道运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和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3 幼儿能体验到制作的成就感和游戏的快乐。
说活动准备
1 教师做好的糖纸蝴蝶。
2每人准备糖纸若干。
3 音乐《化蝶》。
说活动过程
1 教师通过给蝴蝶找朋友的情景进行导入。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2 教师展示糖纸蝴蝶,目的是让幼儿描述糖纸蝴蝶的样子,让幼儿讨论糖纸是怎么样变成蝴蝶的,教师在根据幼儿的讨论现场制作,重点讨论正反折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