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教案(通用12篇)
《我的祖国》教案 篇1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我的祖国教案
欣赏《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
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 首唱者——郭兰英
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 歌曲创作的背景
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我要报效我的祖国》(精选3篇)
《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篇1
教学要求: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
学习邓亚萍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奋勇拼搏的的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画出文中的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二、讨论、分析:
1、联系电视中运动员获奖时的画面,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邓亚萍历尽艰难,取得胜利后的万分激动的心情。
2、结合课文内容、查字典理解庄严、徐徐升起、激动、等词语。
3、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够为祖国争得巨大的荣誉?
4、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是怎么说的?
5、她为什么将荣誉归于祖国?
6、她又是怎样报效祖国的?
7、“总是”说明了什么?
8、谈谈其他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
三、看录象。
四、你想对邓亚萍说什么?
《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篇2教学要求: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
学习邓亚萍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奋勇拼搏的的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画出文中的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讨论、分析:
联系电视中运动员获奖时的画面,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邓亚萍历尽艰难,取得胜利后的万分激动的心情。
九年级思品我的祖国为你自豪教学设计
《我的祖国 为你自豪》(复习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以热爱祖国为荣”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领学生自觉将爱国情感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二、学情分析
因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已有了初步的掌握,故本节课应追求的是:通过学生活动的开展及知识的梳理与剖析,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本课知识点”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秀美的山河、灿烂的文化、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进一步了解1900至百年历史中所经历的三次巨变,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涵义,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等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资料收集、视频选播、同学间采访、金点子畅想等过程来深刻认识自豪的祖国,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交流及对教材内容的重温、知识点的梳理,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本课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再一次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热爱祖国,为国作贡献的信念,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拍摄学校升旗仪式的录像。
2、收集、精选视频资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2、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制作相册。
3、整理复习稿。
五、教学重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六、教学难点
热爱祖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七、教学过程
【复习课导人】
【多媒体播放】 歌曲——《红旗飘飘》
《我的祖国我的家 》教学设计与评析
《我的祖国我的家 》教学设计与评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长江黄河的基本情况。
2、了解祖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体验家乡生活的愉快与幸福。
3、关注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祖国名胜古迹图片、照片、音像、歌曲等
活动过程:
导语: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这一节活动课,课前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的家在哪里?
生1:汤阴
生2:安阳
生3:安徽
……
师:大家来自这么多地方,那么我们共同的家是——中国。
一、欣赏歌曲:《大中国》
师: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咱们安阳也有一条河注入黄河,你知道是那条河吗?
生1:安阳河
生2:洹河
师:对,我们的安阳河流入渭河注入黄河,今天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长江河黄河。
二、欣赏录象:《长江和黄河》
1、边看边讲解
师: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就建在长江上。现在看到的是黄河,仔细观察一下黄河的水。
师:你都知道黄河、长江的哪些情况?
生1:我知道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
生2:我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生3:黄河是黄色的水
……
师:咱们一起来找一找长江、黄河的位置。
三、结合的地图、地形图讲解长江、黄河
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根据古人类遗址,让儿童知道长江、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所以黄河被誉为“母亲河”。
2、结合地形图讲解长江、黄河。
源头——流经地——入海口
四、小组交流
师:老师收集的介绍给了大家,你们也把自己收集的认为最好的介绍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介绍时要有礼貌,按顺序,听的同学要认真听。
大班德育教案《我的祖国》
活动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2、知道祖国很大,有灿烂的文化,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若干张,有关祖国的特产、戏剧和国庆大游行、阅兵式、升国旗等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示世界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幼儿分组,师生共同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地理位置,并做上标记。
(2)引导幼儿说出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
(3)引导幼儿说说中国人长相的特征。
小结:我们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2、出示中国地图,认识祖国。
(1)说说我们国家在地图上像什么?
(2)引导幼儿根据地图上不同的颜色,找出祖国的海洋、高山、河流、陆地等。
(3)请幼儿说说:中国有哪些城市、海洋、河流、大山等。
小结:中国很大,有很多城市,有56个民族,人口很多,共有13亿多人口,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许多的高山、河流和城市,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首都北京是世界各国朋友向往的地方,我们的国家真了不起。
3、解祖国的国旗、国歌、语言、文字、戏剧、特产等。
(1)幼儿分组到区域中去开展活动。
(2)集体讲述,谈谈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大班自编儿歌《我的祖国》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排比句创编儿歌,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2、发展口语概括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祖国的风光”与幼儿搜集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图片
2、与幼儿进行过谈话,知道祖国的世界之最有哪些?
活动组织:
1.观看课件“祖国风光”,让幼儿就画面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
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看画面,祖国有哪些美丽的风?
2、教师示范朗诵《祖国、美丽的祖国》,引起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朗诵诗歌,听听诗歌里说了一些什么?
3、启发幼儿用诗歌的句式自编诗歌,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1)师:小朋友,我们的祖国真漂亮,我们也来自编儿歌来赞美祖国。想一想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还可以说一些什么呢?请你们用“祖国有…….”的句型将儿歌的内容进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