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教案(精选13篇)
《我的名字》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2、能通过变化歌曲的快慢速度用快乐的情绪演唱,体验歌曲节奏的变化和集体游戏的有趣。
3、在创编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
活动重点与难点:
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重点)
多通道参与,让幼儿表现音乐速度的快慢变化,并进行创编演唱自己的名字。(难点)
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
2、歌曲图谱一张
3、配乐演唱录音活动过程:
一、通过拍手,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入场:孩子们,让我们听音乐跳着快乐的舞蹈进入教室!)
1.感知歌曲旋律,听音乐拍身体的各个部位感知节奏的特点: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跟我做》,(两段快慢不一样的音乐)我们听音乐旋律拍节奏,仔细听一听,准备。(音乐1)这次音乐不一样了,看你们能跟上吗?(音乐2)孩子们真不错。刚才我们听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节奏的快慢不一样)
2.今天要来两位外国小客人和我们一起游戏,客人们就要出场了,我们可以怎么样欢迎他们?
3。请幼儿尝试一边倾听歌曲旋律一边有节奏地拍手。
师:来了几位客人呢?(两位)他们都叫什么名字?请你仔细听。
二、结合课件和图谱,分析理解歌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小朋友们仔细听我是怎么打招呼的。你好汤米汤米。(播放汤米演唱部分,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练习歌词节奏)
《我的名字》教案(通用13篇)
《我的名字》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会认九个字、会写七个字,学习新的笔画横折折折钩。
2、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责任。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名字(板书“名字”)大声地说出你的名字,好吗?
句式练习:我叫
2、你们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是怎么称呼你们的呢?
3、这些称呼都包含着爸爸、妈妈、亲戚朋友对你们的爱。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的名字》(板书)中的“我”就有好几个名字,他都有哪些名字,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听老师读课文,并听准生字的读音。
二、师范读、生听读。
三、指名反馈:小朋友、红领巾、好孩子、小雷锋。
四、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请人家自己读读课文,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哦!
五、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六、集体反馈,检查生字。
1、出示字卡指名拼读,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读。
2、开火车检查读。
3、分段轮读,提出问题,谁怎么称呼这个小男孩的?
学生说,老师板书,
称小男孩为小朋友
称小男孩为红领巾
称小男孩为好孩子
称小男孩为小雷锋
七、学习课文。
1、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可真多呀!可是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
《我的名字》教案(精选12篇)
《我的名字》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对姓名感兴趣,愿意主动了解百家姓。
认知目标:了解自己的姓和名,初步知道有单姓、复姓之分。
技能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分辨出姓和名,并能大胆、主动地与同伴介绍、分享自己姓名的含义。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和家人的姓名有一定认识。
课件准备:《百家姓》歌曲音频及图片;《自我介绍》对话音频及图片;《姓氏哪里来》对话音频及图片。
纸面教具:《姓名卡》。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百家姓》,引出活动主题。
——你知道这首歌在唱什么吗?
——有谁听到了自己的姓?
——图片上有你的姓吗?是什么?
——这些姓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首歌唱的是我们的姓氏,图片上也有一些姓氏,有的姓是一个字,也称单姓,例如赵、钱、孙、李;有的姓是两个字,也称复姓,例如上官、欧阳、司马、诸葛。
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姓和名的'关系。
——这里有两位小朋友正在聊天,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都说了什么吧。
——姓和名,谁在前谁在后?
小结: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单姓的小朋友,姓名中的第一个字是姓,姓后面的就是名;复姓的小朋友,姓名中的前两个字是姓,姓后面的就是名。
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姓氏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姓氏的传承性。
——为什么有人姓王,有人姓上官?有人是单姓,有人是复姓?我们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呢?继续听听这两位小朋友的聊天内容吧。
《我的名字》评课(通用12篇)
《我的名字》评课 篇1
今天,我有幸听了马老师上的《我的名字》。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内容。 “你有你的名字,我有我的名字,……”马老师围绕着这首儿歌,带领着孩子们对大家都有的名字展开了学习和讨论。从介绍自己的乳名和学名,到了解姓的由来,再到了解名字的意义,整节课层次鲜明。每个部分都穿插了丰富多采的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更值得一提的是,整节课马老师都置身于孩子们之中,与孩子们一同交流。
一、教学追求简单。
(一)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前提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最优化。当今课改,还得坚定不移地高举“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旗帜。这堂课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抓得准,又放得下。所谓抓得准,即删繁就简,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训练不放,把“识字”作为本堂课的核心任务。所谓放得下,即与本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敢于舍弃,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较好地避免了面面俱到、要求繁多、平均使用力量、劳而少功的现象。
(二)教学环节简洁
这堂识字课,教学流程清晰:整堂课就是一个识字乐园 a、随文识字;b、归类识字;c、游戏识字。
所有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充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难能可贵的是,这节课在学生写字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我的名字》优秀教案(通用17篇)
《我的名字》优秀教案 篇1
学习
目标 1、认字14个,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重点
难点 认字14个,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学习
方式 讲授、探究 学具
教具 小黑板、生字卡、生字教学卡、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我的名字》,孩子们读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 齐读。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孩子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请翻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生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和这些生字朋友打招呼。
过渡:有些生字特别的难。孩子怎么打招呼呢?
2、范读
放录音,听老师读,也是一种快捷的识字方法,请孩子们指着书认真, 听清字音。” 师范读。渗透识字方法。
3、检测读
我们请五位同学个读一小节,其他孩子指着听他们读。
4、检测生字:
(1)、出示词语:雷锋、奶奶、老大爷、叔叔、阿姨、扫垃圾、知道、红领巾、姓名、但是、记住、笑容。
我的名字小班教案(精选5篇)
我的名字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名字,并了解同伴的名字。
2、运用美工形式认识自己名字的写法,并能在别人写出自己名字时有所反应。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名字的轮廓。
2、各种小礼物。
3、各种彩色纸屑、亮片、胶水、棉签。
4、了解部分幼儿名字的由来。
活动步骤:
1、分礼物引题:教师请被叫到名字的幼儿领一件小礼物,让幼儿了解每个小朋友不同的名字。
2、游戏:《谁来了?》可以用一首顺口溜,如:嘭——嘭——嘭,谁呀?我是某某某呀。你 来干什么呀?我来给你送礼物呀!并和以节奏通过接龙形式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同时 依次与同伴交换礼物。
3、教师向幼儿介绍部分小朋友名字的趣事。
4、制作自己的“名片”:
5、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幼儿的名字,并让幼儿知道这个是自己的名字。
6、说说可以怎么装饰自己的名字。
7、教师出示装饰好的名字,并进行示范。
8、幼儿制作,在自己名字的轮廓内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在上面洒上亮片、彩色纸屑等,可 以一个字一个字地做。
9、班级幼儿名片展。
10、对应活动:将不同的物品,如:彩笔等依次放到自己的名片前。
活动延伸:
用不同的方式制作爸爸妈妈的名片。
我的名字小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我的名字》内容。
2、乐于参与讨论。
3、知道自己的名字。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