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集合教案

时间:2025-04-05

精选狼教案模板集合(精选13篇)

精选狼教案模板集合 篇1

  一、课题:狼(第二课时)

  二、课型:新授课

  三、执行人:学校:编号:0111014

  四、教学目的:

  1、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3、理清故事情节。

  4、通过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教学目标

  1、分解教学内容

  课目内容分解表

  课目名称

  知识点学习水平

  识记理解应用

  狼1、掌握重点词:缀、窘、瞑、隧、洞、其、之、苫蔽√

  2、故事情节√

  3、分析寓意√

  4、有节奏朗读课文√

  2、具体描述各知识点教学目标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内容行为动词

  1理解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大意理解

  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再读课文理清情节归纳

  应用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描述

  3理解故事包含的道理讨论

  应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地同坏人坏事斗争讨论

  4应用设身处地地朗读课文朗读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及寓意。

  难点:理解名词活用。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借助计算机,以画面和文字相结合,学生自读和教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从视、听、练方面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关键词句,悟出寓意。

  媒体选用表如下: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体课题激发阅读兴趣边看边想

  2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弄懂大意边看边思

  多媒体展示屠户的特点服务于主题边看边读

查看全文

水教案模板集合(精选15篇)

水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游戏中知道水会变颜色的秘密。

  2、引发对颜色的兴趣,初步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

  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准备:大矿泉水瓶与瓶盖1套。

  2、幼儿学具准备:幼儿数的小矿泉水瓶,瓶身与瓶盖分别做好红、黄、蓝的对应颜色标记、数量各1∕3;同数量的矿泉水瓶盖,红、黄、蓝色各1∕3;幼儿擦手毛巾;

  3、幼儿经验准备:大多数幼儿能区分红、黄、蓝色,幼儿已有拧瓶盖子的基本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看水宝宝变颜色

  价值体现:激发探索的愿望,引发变颜色的兴趣。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呀?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魔术——水宝宝变变变。

  (1)出示矿泉水瓶,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瓶。引导幼儿观察:水有颜色吗?(丰富词:透明的)

  (2)师示范演示摇晃变色

  小结:看,水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引导幼儿掌声鼓励)魔法表演真神奇,摇一摇,晃一晃,水宝宝变成×颜色。

  二、我也来变一变

  价值体现:第一次探索操作,初步感知认识三原色(红黄蓝),在探索游戏中了解水会变颜色。

  1、你们想不想也来做小小魔术师呀?那现在请你们一起来玩这个“水宝宝变变变”的魔术。

  2、幼儿操作,老师请个别幼儿用力摇,直至变出颜色。

  3、交流:水宝宝变出了什么颜色?(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查看全文

实用的猫教案模板集合(精选3篇)

实用的猫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活动前评析】

  这是一节小班下学期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目标是“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喜欢听音乐;养成安静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能够主动大胆地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发现音乐本身还有很大的挖掘潜能,它的音乐结构、风格很有特点,而大班的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分辨、描述能力都有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性质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移花接木”,将内容变革创新,重新确定目标,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了图谱,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大胆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具体的展现。在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质。

  【活动目标】

  1、学会安静地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诙谐有趣的特点;

  2、初步感知ABA三段式(第一段音乐、第三段音乐与第二段音乐不同)结构的特点,会看图谱来感受音乐,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重点做以下准备:

  1、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只会跳舞的小猫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也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小猫的形象能够使抽象的音乐变得更具体直观,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

  (2)设计适宜的图谱:在图谱的帮助下,引导孩子通过边看边听,理解音乐的性质、结构。图谱的变化也能让孩子较好地分辨音乐ABA三段式结构。

  2、幼儿准备:

  预先熟悉教学内容:在音乐活动中,孩子的紧张很多时候来源于对音乐作品的不熟悉,因此要让孩子预先熟悉教学内容。比如利用过渡环节,(来园时间、午餐前后)播放乐曲,在宽松的氛围下以谈话的形式,让大家说一说听完音乐的感受。

查看全文

有关识字教案集合(精选17篇)

有关识字教案集合 篇1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益”(第四声)“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查看全文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精选12篇)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 篇1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 瑞雪图 》 (板书 课题) ,下面我将从 教材、 学情、 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和 说板书设计 等几 个方面 对本课 进行 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 瑞雪图 》 是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 十 二 单元的第 一 篇课文,该单元以 雪 为主题展开。 《 瑞雪图 》 是一篇讲读 课文,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传统散文,作者按雪前、雪中和雪后的顺序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美,表达对这一场预兆来年丰收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根据新课 标 第二学段的 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 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认 字 8 个,写字 6 个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 、品味重点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2 、 研读课文,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疑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通过合作学习 使学生 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3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 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目的是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通过三者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的整体提高。

  重点难点:

  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 本课 教学重点确定为: 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 : 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查看全文

桥教案模板集合(通用13篇)

桥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洪水的危急、肆虐。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引入:孩子们,请静下心来,静静地看老师写,板书《桥》。读读课题。

  师:有一个小村庄,曾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陪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平静地过了许多年。可是有一天黎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一切都改变了。这究竟是一场什么灾难呢?孩子们,你们都预习了课文,能告诉我吗?(山洪暴发了。)

  二、 教学新课:

  (一)、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危急

  师:是啊,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全村人都陷入了恐慌,自由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山洪的可怕?

  生读课文后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女生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咆哮”这个词在这里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大家看看这两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口”字旁),看着这两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

  (2)、男生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山洪像什么?山洪像怎样的野马?山洪像一匹受惊的野马吗?(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山洪的可怕)。

  师:这样一群受惊的野马,它们桀骜不驯,力大无穷。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让学生想象,感受万马奔腾、浩荡而来的场面,从而感受洪水的可怕。)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