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教案

时间:2025-04-05

几何体画法(精选3篇)

几何体画法 篇1

  美术教案-几何体画法

  石膏几何体画法教案

  一﹑了解画石膏几何体的意义

  常见的几何体教材有:锥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和方体等。

  1﹑为什么石膏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

  因为几何体在结构上单纯,也是一切复杂形体最基本的组成和表现形式,只有先进行石膏几何体的绘画训练,能让大家比较容易的掌握最基本的素描造型方法,和初步的掌握素描五大调子﹑形体结构以及透视的变化。

  2﹑几何体一般采用石膏做材料,在质地上比较单纯,也暂时不用考虑固有色对形体明暗的干扰,有利于初学者集中精力学习光对形体的影响,掌握色调的基本规则。

  二﹑几何体的透视原理

  透视的种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在线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在线某二点消失。

  二﹑透视在绘画的特性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

  (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于现实的取舍和区别,)

查看全文

几何形分解构成(精选2篇)

几何形分解构成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平面设计知识。

  2、通过分解与构成学习将视觉元素复归于朴,重新组合成必定时空下的视觉式样。

  3、培养学生发明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分解构成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基本设计方法。分解是一种原始联系的解脱与破坏,构成则是一种新联系的建立与发明。本课主要通过分解剪贴画的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开拓发明能力。

  症结剪贴画的各种精巧微妙的直、曲、折、弧分解线将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分解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几个或许多部分。分解出的这些部分经精心构思巧妙组合,刚好能构成一幅生动有趣,有必定主题的画,将所有的部分经还原组合,又能刚好构成原来的那个规则上的平面几何图形。

  分解画主要以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规则形为基本形式。分解画必须是对这些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进行发明性的设计分解,在设计分解中,要确定创作设计内容及限定的几何形式,设计随意尺寸分解图,如直线、曲线、弧线等分解,依据各分解的部分布局构图,形成最满意的构图后即可粘贴成分解画作品。

  分解画的设计创作方法归纳起来有八种:

  1、提炼概括,省略夸张;2、顾此及彼,相互呼应;3、供虚为实,虚实相生;4、依形视理,切分

  移离、5、察势观形,挖掏部件;6、拼合组装,集腋成裘;7、连谐成形,不可零碎;8、原形拼合,不可叠压。分解化归根到底就是部分与整体的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制约部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没有孤立的独自的整体和部分。

查看全文

几何学教学反思

  初中几何图形的教学反思怎么写?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几何学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几何学教学反思一

  近两年来,笔者参与了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与研究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卷、查阅,发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择其两则评述一二.若有不妥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联接AB”与“连结AB”有区别吗?

  教材[1]中给出了一个关于直线的公理:“所有联接两点的线中, 线段最短.”这个公理的关键词是“联接”“线”“线段”. 而其中的“线”, 是所有“折线段”“曲线段”“直线段”的总称. 弄清其中“线”与“线段”的区别是理解掌握好该公理的关键所在. 而至于“联结”一词, 只要教师稍作演示, 学生就会理解.

  可是, 对于这个简单的公理, 与教材[1]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2] 和《教案》[3] 中却把它补充解释得复杂纷乱:

  “注意这里用的是‘联接’, 不是‘连结’. ‘连结’是专在连成线段(不是其他线)的时候用的.”

  “教师要对公理中的‘联接’两字与前面所学的‘连结AB’中的‘连结’作比较, 让学生弄清两个词的不同含意:‘连结AB’只是指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 ‘联接’是指用线把A、B两点联起来, 线段是联接A、B两点的线中的一条. ”

查看全文

:几何体画法

美术教案-几何体画法

石膏几何体画法教案

一﹑了解画石膏几何体的意义

常见的几何体教材有:锥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和方体等。

1﹑为什么石膏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

因为几何体在结构上单纯,也是一切复杂形体最基本的组成和表现形式,只有先进行石膏几何体的绘画训练,能让大家比较容易的掌握最基本的素描造型方法,和初步的掌握素描五大调子﹑形体结构以及透视的变化。

2﹑几何体一般采用石膏做材料,在质地上比较单纯,也暂时不用考虑固有色对形体明暗的干扰,有利于初学者集中精力学习光对形体的影响,掌握色调的基本规则。

二﹑几何体的透视原理

透视的种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在线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在线某二点消失。

二﹑透视在绘画的特性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

(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于现实的取舍和区别,)

二﹑做示范

1﹑球体:

a﹑构图:

画球体第一步要先画出一个正方形

查看全文

解析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命题趋向】
解析几何例命题趋势:
1.注意考查直线的基本概念,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直线的位置关系,此类题大多都属中、低档题,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每年必考
2.考查直线与二次曲线的普通方程,属低档题,对称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查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题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会出现有一定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题,如求轨迹,与向量结合,与求最值结合,属中档题
分值一般在17---22分之间,题型一般为1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
【考点透视】
一.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二.圆锥曲线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例题解析】
考点1.求参数的值
求参数的值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构造方程解之.

查看全文

椭圆几何性质

(1)学习目标:①熟悉椭圆的几何性质(对称性,范围,顶点,离心率)②理解离心率的大小对椭圆形状的影响③能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知识要点:方程图形范围-a≤x≤a,-b≤y≤b-b≤x≤b,-a≤y≤a对称性关于x轴,y轴,原点关于x轴,y轴,原点顶点a1(-a,0)a2(a,0)b1(0,-b)b2(0,b)a1(0,-a)a2(0,a)b1(-b,0)b2(b,0)离心率e=                       [导学提示]1、试完成下列几题:   (1)请同学们通过看书说明椭圆的几何性质有哪些?(2)通过 说明椭离心率与椭圆形状的关系。(3)请同学说出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的区别。[课堂指导]1、        总结:椭圆的几何性质并说明椭圆的离心率与椭圆形状的关系。2、椭圆何性质的应用(例题精讲)例1.求椭圆16x2+25y2=400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坐标,并用描点法画出它的图形.    例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①经过点p(-3,0),q(0,-2);②长轴的长等于20,离心率等于     aboxy例3.如图,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以地心(地球的中心)f2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已知它的近地点a(离地面最近的点)距地面439km,远地点b(离地面最远的点)距地面2384km,并且f2、a、b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半径约为6371km,求卫星运行的轨迹方程(精确到1km).  [随堂训练]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①a=6, 焦点在x轴上 ;②c=3, ,焦点在y轴上. 2.下列各组椭圆中,哪一个更接近于圆?①9x2+y2=36与   ②x2+9y2=36与 3.椭圆 与 的关系为   (   )a.有相同的长、短轴  b.有相等的焦距  c.有相同的焦点  d.以上均不对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若长轴为18,且两个焦点恰好将长轴三等分,则其方程为  (  )a.   b.   c.   d. [课后扩展]1.椭圆的一焦点与长轴较接近端点的距离为 ,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椭圆在x轴,y轴正半轴上的两顶点分别为a、b,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等于 ,又该椭圆离心率 ,求其方程.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