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使学生明白:人和动物要和平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鲸是胎生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

  1,你知道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检查预习情况) 对鲸的了解.

  2,过渡: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们就学习22课《鲸》

  3,齐读课题 齐读

  学习课文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归纳 总结:

  本课的问题 1,作者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

  2,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2,组织自学:选择你喜欢的一段 先自学后小组交流

  具体分析.

  3,师生交流并板书. 交流:

  1,鲸的知识:样子大,是哺乳动物,种类,食物,呼吸,睡觉,胎生.

  2,采用方法:列数字,做比较,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法作用:准确,直观,形象.

  3,交流方法:画画,朗读,表演

  练习

  快速读课文从课本中或课外搜集到 快速读课文

  的有关鲸的资料以"鲸的自述"的 练习

  形式给大家讲一讲. 交流

  作业

  选择;

  把你知道的有关鲸的知识制成小报.

  根据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你也写

  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

  样子大 列数字,做比较

  哺乳动物

  种类 分类别

  食物 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生活习性 呼吸 打比方

  睡觉 (准确,直观,形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篇2
查看全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例1——例3

  教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数学。

  2、学会用简便写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

  3、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

  4、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

  教学设计流程设计:

  一、了解生活常识,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出租车车牌,扑克牌j、k、q,肯德基商标kfc,中央电视台台标cctv等。

  2、学生发言,由图片中的字母想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

  3、教师小结:指出在数学中字母还能表示数。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例1(用课件出示)

  9

  3

  14

  8

  6

  5

  10

  13

  7

  让生观察:3、12、9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8、6、14这三个数在这行图中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

  提问:想一想前面两个三角形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该等于多少?

  师:把□和△换成英文字母,你会吗?试一试。

  (课件出示:

  30

  5

  6

  56

  7

  8

  a

  4

  9

  21

  x

  3

  学生二人一组,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2、出示例1第(2)小题(课件出示)

  ○+○+○=12 ○=?

  n×5=15 n=?

  3、出示课件

查看全文

《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选16篇)

《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篇1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讲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难点:

  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回顾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说说这些文章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说说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吗?(有趣、天真、可爱……)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回忆已学的课文来导入本组专题,同时又为下面的口语交际设下铺垫。]

  二、打开记忆闸门,回忆自己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到回忆的深处,去找回我们的童年。

查看全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松鼠》教案设计(通用17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松鼠》教案设计 篇1

  一、设置情景、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可调皮了,它呀就藏在下面的故事里,我们一起到故事里面去找一找。

  (可见播放故事:小松鼠找花生。)

  师:看完了这个小故事,你找到了新朋友了吗?

  生:是小松鼠。

  (教师板书课题。)

  师:你能来说说小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

  生:小松鼠很可爱……小松鼠真活泼呀……小松鼠遇事不爱动脑筋,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它。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看完了小故事,我们认识了小松鼠,如此可爱的一个小生灵在作者笔下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就打开课本读一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手画下自身不认识或是不理解的字词,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生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看同学们读书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读了几遍?

  生:二遍、三遍……

  师:看来每位同学至少也读了两遍,告诉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拦路虎”?

  生举手。

  师:同学们,字词拦路虎并不可怕,不是有句话说“集体的力量大”吗?下面咱们同学就以小组为单位,依靠集体的力量,扫清这些字词障碍,假如小组仍旧解决不了的,我们可以提到班级上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解决。

  生小组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的热情都非常高涨,那么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还有哪些词语没有解决?

  生汇总解决不了的词语。

  生:老师“榛子”是什么啊?

  师:有知道的同学来帮帮他吗?

查看全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桥流水人家》教案设计(通用17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桥流水人家》教案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二、练习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家》。

  三、审题,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读顺课文,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的特点:

  流水:美丽、自然

  ↓

  小桥

  ↓

  人家:优闲、恬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按写景文格式归纳文章中心

  三、领悟全文的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⑴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查看全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设计(通用1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设计 篇1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往事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一同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琦君(1918——20__)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中国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主要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桂花:也称木樨,木樨科。常绿乔木,高达15m,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那“桂花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