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12篇)
《水果》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色彩对两种水果进行写生活动。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表达和一组画面所蕴含的美感的认识。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做画工具:颜料、油画笔、较厚的画纸、抹布、罩衣
2、水果(香蕉、苹果)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观察水果。
1、小朋友都认识这些水果吧?有什么水果呢?
2、我们先看看这些水果有什么颜色,每个水果的颜色是不是一样?
3、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水果的样子,它们是什么样的?教师启发幼儿构图。
1、我们来看看这些水果是怎样摆放的?(启发幼儿从水果的数量、摆放的位置进行观察)
2、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你们看到的水果用颜料把它们画出来。可以从你最想画的水果,或是最喜欢的吃的水果开始画;也可以从你看到的离你最近的水果开始画;小朋友边看边画,注意观察你画的这个水果的旁边、前后是不是还有水果,它是怎么摆放的?有什么颜色?长得什么样?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色以及涂色应注意的事项。
1、动手之前,小朋友先想一想怎样画出你看到的水果?用什么颜色能使你画的水果看上去更漂亮?
2、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水果的轮廓,轮廓线可以画粗些,把你看到的水果的样子全部画好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水果涂上漂亮的颜色;涂水果的颜色时可以把轮廓线压盖一部分,但不要把轮廓线全部涂掉了;最后选择背景色,把水果周围空白的地方涂上颜色,可以多选择一些颜色,使整个画面看起来不单调,涂背景色的时候,应注意尽量不把水果的轮廓线涂掉,一种颜色可以涂大块点,然后再选择其他的颜色涂在空白的地方,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丰富、饱满。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精选12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 篇1
教案目标:
1、欣赏故事,对饮料所产生的气泡产生好奇心。
2、初步感知气体会使物体变轻并漂浮起来。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案准备:
1、小熊玩具、挂图。
2、在两只透明的杯子里分别倒入汽水、矿泉水。
教案过程:
1、有气的水。
教师将汽水、矿泉水倒入透明的杯子里,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区别。
汽水有泡泡,喝道肚子里会有气,会打嗝。矿泉水没有气,喝了不容易打嗝。
2、小熊喝汽水。
教师出示小熊玩具。有一天小熊吉米喝了很多很多超级汽水。结果会怎么样呢?
启发幼儿大胆设想小熊和可超级汽水的结果。
结合挂图,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小熊喝了超级汽水,怎么了?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体验重点理解小熊喝了超级汽水,肚子里全是泡泡,会变得像气球一样轻,在房子里飘来飘去。后来,小熊打了嗝,冒出气,才降了下来。
3、小熊冒泡泡。
幼儿边翻阅活动材料,边听教师讲述。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把自己想像成小熊吉米,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重点表现小熊变轻、漂浮,最后打嗝降落的过程。
小百科:碳酸饮料俗称汽水,昔日又称荷兰水。是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软饮料,其中包括日常汽水,如七喜、可乐、雪碧等。而工业汽水就是工厂在高温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工人们的身体健康所提供的含有生理盐水等矿物质成分和二氧化碳等液体。一般都是工厂自己配置,其味道口感与现在的可口可乐相似。
《开学第一课》幼儿园小班的教案(精选15篇)
《开学第一课》幼儿园小班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2.安抚、稳定新生入园的情绪。
活动准备
布置好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安抚、稳定新生情绪。
1.热情地和小朋友们问好,抱抱哭闹的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引导幼儿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
二.教小朋友们唱《问好歌》,引导幼儿之间相互问好。
(一)活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祝贺你们上幼儿园了,以后每天早上来上学时,我们都会见到自己熟悉的小伙伴,那小伙伴之间见面时,应该说什么话呢?(你好)
教师:相互之间除了问好,还可以做哪些动作?(点头、抱抱、握手等)
教师:小手也会问好哦,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请欣赏手指谣《问好歌》。
(二)活动展开
1.幼儿欣赏教师表演《问好歌》,初步熟悉童谣的内容。
教师:大拇指见面干什么?
幼儿:点点头
教师:四指伸出干什么?
幼儿:拉勾勾
教师:手指张开干什么?
幼儿:抱一抱
教师:手指并拢干什么?
幼儿:拉拉手
教师:手在耳边干什么?
幼儿:转一转
教师:我们都是好朋友做什么动作?
幼儿:拍拍手
2.教师完整示范,引导幼儿表演每一句里手指的动作。
教师:请小朋友的小手和我的小手一起来问好吧。(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说童谣,边做动作。)
三.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喝水、如厕。
附童谣:
《问好歌》
你好!你好!点点头。
你好!你好!拉勾勾。
你好!你好!抱一抱。
你好!你好!拉拉手。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精选1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丫》 篇1
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初步了解小脚丫的结构、功能
2.能和老师、同伴一起讨论、总结如何保护小脚丫
3.喜欢小脚丫,萌发保护小脚丫的意识
准备:
PPT、图片、各种材质的材料
过程:
(一)律动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春天来了,让我们带着小脚丫去旅行吧。小脚丫来到了圆圈上,我们一起走圆圈。
播放音乐《拉个圆圈走走》进行律动
(二)多种方法认识脚丫
1.观察小脚丫的结构
(1)看一看。
教师:小脚丫累了,快坐下让我们的小脚丫休息一下。看一看我们的小脚丫上有什么呀?
(2)数一数。
教师:有小朋友说有脚趾。让我们来动一动自己的脚趾,数一数每个小脚丫上有几个脚趾头啊?这些脚趾头长得一样吗?哪个脚趾头最大?(大脚趾)哪个脚趾头最小?(小脚趾)
(3)挠一挠。教师:我们的小脚丫上还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脚心或脚底)我们挠一挠好朋友的脚底,有什么感觉呀?
(4)摸一摸
背)
2.感知小脚丫的功能
(1)走一走--感受不同质地的材料教师:小脚丫休息了一下,又要去旅行了,跟着我慢慢走哦!
每走过一种质地的材料(毛毯、独木桥、防滑毯、海绵垫),提问:我们走过怎么样?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毛毯、独木桥、防滑毯和海绵垫,小脚丫都有不同的感受呢!
教师:那我们的小脚丫除了会走,还有什么本领呢?这些本领就藏在黑板上的图片里,请小朋友分组去看着图片学一学吧!
(2)学一学--自主探索小脚丫的不同本领幼儿自主学一学:跑、跳、踢、跺脚等动作。
幼儿园小班的优秀教案(精选16篇)
幼儿园小班的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的"肚脐眼",说出图片的名称,了解其主要特征。
2.看图讲述画面内容,培养幼儿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的能力。
3.懂得穿裤子时将内衣塞到裤子里,保护自己的肚脐眼。
活动准备:
PPT绘本;将幼儿用书放大制作成教具书;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封面,采用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观看兴趣。
1.老师这本书有个小洞洞,你能猜猜这个小洞洞里的是什么吗?
(让孩子猜猜)
二、播放PPT,放大洞洞,并出示下一张图片。
1.教师:原来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啊,你有肚脐眼吗?你的肚脐眼在哪里?
2.宝宝有肚脐眼,其他东西也有肚脐眼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个肚脐眼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它会是谁的肚脐眼呢?
二、观看PPT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猜测认识实物。
1.教师边指画面边提问:这是谁的肚脐眼?猜中的小朋友有奖品的哦。
(让幼儿先看图猜一猜,鼓励幼儿观察并说出实物名字。)
2.教师可采用放慢语速的方式,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看图提问:这是谁的肚脐眼,猜测并说说这是谁的肚脐眼。
三、出示教师用书,师边翻书边完整讲述绘本内容三、出示教师用书,师边翻书边完整讲述绘本内容,鼓励幼儿一起说。
四、组织游戏活动:猜一猜,这是谁的肚脐眼?
1.教师任意翻出一个肚脐眼画面,鼓励大家一起问:这是谁的肚脐眼?
然后请一个小朋友回答。
2.加入图书外的."肚脐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猜测活动。
幼儿园小班你藏我找教案(精选2篇)
幼儿园小班你藏我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五官的构成和用途,知道要爱护五官
2、能听懂老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知道五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怎样去保护自己的五官。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教学准备:
同样的人物头像2幅,眼、耳、口、鼻的图片各1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五官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头部。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老师的头部和小伙伴的头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张脸,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两只眼睛)
二、游戏"找五官"
1、按教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眨眨你们的小眼睛,指指你们的小鼻子,张张你们的小嘴巴,摸摸你们的小耳朵。
2、贴五官老师在小黑板上用粉笔画一张脸,请小朋友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图片贴在脸部合适的位置
三、说说五官的作用
1、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说话、吃东西)
2、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呼吸、闻气味)
3、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东西)
4、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声音)
四、看图说话
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相同的人物头像2幅,请小朋友观看,并把其中的一幅贴在小黑板上,然后把另一张图片的脸染成黑色,再把图片贴在小黑板上,两张图片对比,让小朋友说说哪张图像好看?为什么?
师总结:同样的一张脸,如果弄脏了就不好看,所以请小朋友们要爱护自己的五官,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弄脏别人的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