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

时间:2025-04-05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精选3篇)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查看全文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精选4篇)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篇1

  本学期七年级地理为世界区域地理,实质就是地理原理性知识在不同区域内的具体应用。根据区域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策略

  1、起始课,分析教材设置特点,为学生描画“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习模式。

  本册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个大洲,5个地区,6个国家。课标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指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

  通过介绍教材内容,给学生描画学习区域地理的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习模式,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侧重点,对本学期的学习有更好的把握。

  2、培养“学生老师”,让优秀学生作学习榜样和自主学习的`引领者,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区域地理一个月后,关于“地理特征”的学习尝试让学生自己学习,从教材中提炼地理信息。并请优秀学生担任教师角色讲授区域地理特征。

  通过学生帮助学生,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学习竞争性,提高更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地理特征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读图完成。本册书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如位置图、地形分布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人口分布图、经济统计图表等,因此,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查看全文

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精选2篇)

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篇1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查看全文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下册教案模板(精选3篇)

七年级地理中图版下册教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 能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过程与 方 法 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具器材

  地图

  导 学 过 程 批 注

  (一)新课引入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二)新课讲授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黑板文字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事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查看全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1

  七年级上册》以《课程标准》为标准,始终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地理教育理念,教材内容大胆取舍,锐意改革。该教材图文并茂,文字亲切;深入浅出,难度适中;主次分明,结构合理;突出能力,重在实践。和人教版教材相比,修编后教材无论是版式、栏目,还是结构、内容都有较大的进步,不愧为教材建设中之精品。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2

  篇一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一、反思是否具备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二、反思是否强化了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如七年级上册就有132幅,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查看全文

七年级地理教案(精选16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 篇1

  复习目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什么是地球仪。

  2、经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重、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时设置:

  一课时

  课型:

  复习课

  复习方法:

  比较法、记忆法、归类法

  复习内容:

  1、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E,20°W

  10、东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巩固练习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球体B纺锤形球体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

  2、由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所跨纬度为( )

  A.23.5° B.30° C.47° D.60°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