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导游词范文(精选33篇)
绵山导游词范文 篇1
绵山是我省介休市的一座佛教道教名山,海拔1028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那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
我们先到达了云峰寺。这里的台阶足足有100多个,如果你从下面望,那台阶仿佛直插寺内。在下面看到寺内挂的灯就像一片片红色的叶子,悬崖峭壁上挂的铃铛就像一片片小黄叶。你不上去看,你还真看不出那是什么呢!一到了上面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还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佛教道教的知识。
最后我们来到了绵山最美丽的地方——水涛沟。这里鸟语花香,水声潺潺,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沿着溪水前行,一路苍岩古道,奇树怪石。这里大大小小的瀑布多达120多处,美丽极了!走到最后就看到了水帘洞,我们穿过水帘来到洞内,洞很大很大,能容纳100多人呢。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石猴,栩栩如生,十分可爱,我仿佛真是到了花果山仙境一般!
绵山真是个美丽可爱的地方,欢迎你也来此一游,到时候我给你做免费导游!
十一的长假里,我们一家和好朋友一家一起组织了一次游览山西省绵山的活动。绵山是山西省重点的风景名胜区,它拥有十四大景区,四百多个景区而闻名于世。
来到绵山脚下,我们的车一直行驶在悬崖峭壁上,山路一边是悬崖峭壁,高高不见顶,云雾缭绕,另一边是深谷不见底,空空幽幽,俯首一望,胆战心惊,碰巧这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再没有比秋雨洗浴过得青山更加迷人的了,这时候天空像湿墨渲染过似的,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还没来得及散尽的雾气向淡雅的丝绸,一缕缕的缠绕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有关绵山导游词(精选28篇)
有关绵山导游词 篇1
狮子山
文殊广法天尊与太上老君经常在绵山探讨道学。唐代有人曾见二位老者,一穿白,一穿黑,对坐山上,侃侃而谈。待接近时,二老者倏然隐去,只看见天空中飘起一白一黑两朵祥云。在二仙对谈时,文殊的坐骑狮子蹲在山上,因而该山形如卧狮。
载驰载驱牌楼
介休北贾侯家是清代著名晋商之一。康熙年间,侯家尚未发迹时上绵山大罗宫财神殿祈拜神灵保佑。经过几代人的经营,至光绪初年,侯荫昌的票号遍布全国50多个城市,资产达七八百万两,居全国票号之首。侯荫昌上绵山谢神灵保佑之恩,重修财神殿,并新建牌坊,并请名士题写载驰、载驱匾额。
救苦天尊殿
三国时,群雄逐鹿,连年混战,原始鬼魂也乘机出没人间骚扰百姓。天尊得知鬼魂作怪,便将手中拂尘一挥,使鬼魂消散。百姓抬头一望,只见一九头青狮上驮着救苦天尊,再看一位戴官帽的神仙带领十八神将收了鬼魂。原来是太一救苦天尊领城隍及十八阴司倾城出动。后人便自发捐资修建了天尊殿。自那以后,就有了城隍三出巡,治理鬼魂,使百姓安宁的说法。
这里中央坐九头青狮的为“太一救苦天尊”,两侧为五方接引童子。传说救苦天尊,千处有求千处应,寻声赶来,救苦救难,所以又称“寻声救苦天尊”。他有放百亿瑞光,照亮幽冥地狱,拔度地狱亡灵,使他们解脱罪孽投生转世的法力。右侧墙壁上有救苦天尊施展法力,救助苦海遇难众生的画面。左侧为救苦天尊化身救助病人的情景。五方童子手执“五色宝幡”,意为接引五方世界一切有缘众生。
绵山导游词(通用29篇)
绵山导游词 篇1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在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绵山的导游词(精选18篇)
绵山的导游词 篇1
绵山以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闻名於世。也许是寒食清明的名气太大,遮掩了它种.种的神奇。今年清明时节,去到绵山拜谒大情大义的介子推墓,进山一看,吃了一惊,绵山竟藏龙卧虎有此绝世的奇观!
归来与友人侃一侃绵山的见闻。友人便给我出一道题:“你能给绵山的神奇起个名目吗?”我说:“至少三大奇观”。友人说:“说说看,哪三样奇观。不过,每一样必能称奇於天下,方可谓之奇观。”我听罢笑而道来——第一样是佛教奇观:全身舍利。
早听说古代高僧修成正果,圆寂之后,身体不坏,僧人们便请来彩塑工匠,以泥土包其身,依其容塑其形。佛教中,高僧尸体火化后米粒状的凝结物,称做舍利,并视做勤修得来功德的成果与标志。而这种圆寂后身体不坏的高僧更具同样的意义,故称全身舍利。一般的佛像都是用泥土草木塑造的,全身舍利却有高僧的身体与精神在其中,自然对敬奉者有一种震憾力和影响力。要有怎样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才能成就这样的全身舍利?
所有全身舍利都是古代留下来的。如今不再有了,故极其珍罕。然而,谁会想到绵山上竟还有十四、五尊之多!大都完好地保存在云峰山顶上的正果寺中。
在古代绵山,修炼一生的高僧,自知大限将至,便由一根铁索攀至山顶,或通过一个临时搭架的木梯爬到悬崖绝壁上天然的洞穴里,停食净身,结跏趺坐,瞑目凝神,安然真寂。据说只有真正修成的高僧才能肉身不腐。如今绵山正果寺中东西殿的全身舍利共十二尊。由於身体风干后抽缩,体量显得比常人略小,其神气却栩栩如生。三晋彩塑艺人的技术真是高超绝伦,居然把每一位“包塑真容”的高僧的个性都传达出来。有的仁慈和善,有的忧患悲悯,有的明彻空灵,有的沉静淡定。他们大多是唐宋金元几代的高僧,至今最少也七八百甚至上千年!岁月太长,泥皮破裂,里边露出僧袍;那位唐代天宝年间的高僧师显的脚指甲也能清晰地看到呢!历史赤裸裸和千真万确地呈现在眼前。一种坚韧追求的精神得到见证,令人敬佩。当今世上哪里还能见到这样佛教的奇观?
绵山导游词(精选29篇)
绵山导游词 篇1
绵山是我省介休市的一座佛教道教名山,海拔1028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那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来到绵山脚下,我们的车一直行驶在悬崖峭壁上,山路一边是悬崖峭壁,高高不见顶,云雾缭绕,另一边是深谷不见底,空空幽幽,俯首一望,胆战心惊,碰巧这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再没有比秋雨洗浴过得青山更加迷人的了,这时候天空像湿墨渲染过似的,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还没来得及散尽的雾气向淡雅的丝绸,一缕缕的缠绕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我们先到达了云峰寺。这里的台阶足足有100多个,如果你从下面望,那台阶仿佛直插寺内。在下面看到寺内挂的灯就像一片片红色的叶子,悬崖峭壁上挂的铃铛就像一片片小黄叶。你不上去看,你还真看不出那是什么呢!一到了上面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还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佛教道教的知识。
最后我们来到了绵山最美丽的地方水涛沟。这里鸟语花香,水声潺潺,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沿着溪水前行,一路苍岩古道,奇树怪石。这里大大小小的瀑布多达120多处,美丽极了!走到最后就看到了水帘洞,我们穿过水帘来到洞内,洞很大很大,能容纳100多人呢。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石猴,栩栩如生,十分可爱,我仿佛真是到了花果山仙境一般!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到了龙脊岭坐观光缆车,妈妈最怕坐缆车,她一上缆车就被吓得哇哇叫,还没到山顶,妈妈就被吓得哭了,看到妈妈既可怜又好笑的样子,大家一致决定下山不再坐缆车了,走下山的路。一条崎岖的石阶路蜿蜒而下,石阶的两旁挺立着无数的松拍,漫山遍野的野花,缠绕着翠绿般的山峦。我怕妈妈还在胆战心惊中,走路时摔着,所以就一边扶着妈妈,一边欣赏着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妈妈真是又激动又感动,而我的力气也仿佛越来越大!
2024绵山导游词推荐(精选28篇)
2024绵山导游词推荐 篇1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绵山。
你怎么学我说话?
没有啊,我是小导游,我带大家游览绵山有什么不对吗?我明白了,你是来抢饭碗的。
你要水平高,我哪能抢了你饭碗,大家说,是不是?
照你这么说,咱俩今天非得比试比试了。
比就比,谁怕谁呀!
好,现在就开始!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的绵山。绵山,亦名绵上,因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而闻名天下。绵山地处汾河之阴,在介休市南20公里处,山势陡峭,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国家5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我们现已到达绵山的第一个重要景区——龙头寺。龙头寺是绵山入口处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从这里向南可直插绵山腹地。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原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后因唐太宗李世民来绵山朝山谢雨,见双龙显灵而改现名。寺分为上下两层,上为龙头寺,下为关帝庙,共有二十多处景点。从龙头寺远眺,只见两山对峙,怪石磷峋,风景绝佳。
游完龙头寺,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二个景点———介公岭。说起介公岭,还有一段故事呢。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时饥饿难忍,介子推割股奉君。后来,重耳做了国君,介子推不求名利,隐居绵山。
2024绵山导游词推荐 篇2
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介休绵山,绵山是太行山支脉,海拔高度为20__多米,因山势绵豆而取名为绵山。后因春秋时期晋臣介子推被焚此山而名声大震。
历代都在绵山兴建了许多寺院禅房,于是成了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绵山风景绝佳,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从介休南行20公里到达绵山脚下的兴地村,再南行约1.5公里的路程,我们就要开始登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