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把4快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

  生:每份是2块。

  师:把2快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

  生:每份是1块。

  二、探究新知

  1、引导探索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好,那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生:每份是一半。

  师: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师:出示月饼图,并让同学们说说其他图形一半用分数表示方法。

  生:用分数表示上图红色部分所占的比例。

  师: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

  (设计意图:具体数学的一半同学们能说清楚是多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查看全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书105--10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理解知识,发展智力。

  3、培养创新和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二分之一

  例1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

  直观演示,学生操作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来表示

  用新的数来表示

  二、认识四分之一 四分之三

  例2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一份图上颜色。

  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没有图颜色的就是3个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三。

  三、学习各部分的名称

  例3 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挂图

  由学生说出是几分之几

  师板书,介绍这些数就是分数,上面的叫分子、下面的叫分母、中间的线叫分数线。

  四、课堂活动

  1、 1题

  先用纸折一折,问: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填空

  2、2题

  同方同学,你读我写,互相交换

  3、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分数?

  第二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书107--10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代本课的任务

  完成练习十九的1--7题

  二、基础练习

  1、1题 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查看全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目标解析

  通过对“分数墙”的解读,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提供了空间。用好“分数墙”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分数墙,直接点题

  1.课件出示p111第3题分数墙

  (1)提问:你能从“分数墙”中找到那些分数知识?“分数墙”中藏了哪些分数奥秘?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在交流中小结分数的相关知识点。

  (3)复习知识点后,让学生独立解决书上的四个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分数墙”的解读,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提供了空间。“分数墙”是按照“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的原理,对分数(真分数和1)进行分解而得到的模型,可以直观地两个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同时可以直观的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还可以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好“分数墙”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查看全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执教:乐清市实验小学   章永权

  备注: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选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课    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内容简析:

  分数在生活化数学和形式化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会进行简单比较。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育教学观;更想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和新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查看全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个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对

  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在不同的渠道(包括看数学书)听说过甚至知道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但他们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查看全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把4快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

  生:每份是2块。

  师:把2快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

  生:每份是1块。

  二、探究新知

  1、引导探索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好,那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生:每份是一半。

  师: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师:出示月饼图,并让同学们说说其他图形一半用分数表示方法。

  生:用分数表示上图红色部分所占的比例。

  师: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

  (设计意图:具体数学的一半同学们能说清楚是多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