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塔导游词(精选4篇)
大理三塔导游词 篇1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应乐峰下,三塔鼎立,雄浑壮丽,是苍山洱海间的胜景之一。早就听说,大理三塔的魅力,很想亲自到大理三塔去玩一次,终于在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三塔游玩了一天。记得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先到下关,然后乘坐大理崇圣三塔旅游专线,直达大理三塔公园。
到了三塔公园门口外,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富丽堂皇的大门,门檐上和门的两旁,绘满了各种各样颜色艳丽的图案;门的前面是一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石板路前面有一条人工挖凿出来的小溪缓缓流过,溪水清澈见底,几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小石拱桥架在小溪上,小溪两旁垂柳依依,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使人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我们买了门票,从公园门口往里走。一进门,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用大理石铺成的石板通道,通道两旁是草坪和各种树木相间的绿化带,我还听见了美妙的音乐声在公园里回荡,我好奇的环顾四周,才发现在绿化带的有些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微型音响,这些音响的外部用一些石头包装着,如果没有音乐传出,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石头,我听到的音乐就是从这些看似平常的石头中传出来的。我真佩服园林设计师精巧的设计,真不简单。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塔前的广场,气势恢宏的大理三塔犹如擎天柱帮屹立在我们眼前,整个广场都是用灰黑色的条形大理石铺成的,这给三塔增添了一种华贵、庄重的气氛。沿着广场的台阶拾级而上,塔底四周缤纷的鲜花迎春开放,似乎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站在三塔下,面对着它们,我不由得对三塔肃然起敬,经历了那么多风霜雪雨,却依然挺拔傲立,见证着历史变迁,没有丝毫恐惧。
大理三塔导游词(通用5篇)
大理三塔导游词 篇1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应乐峰下,三塔鼎立,雄浑壮丽,是苍山洱海间的胜景之一。早就听说,大理三塔的魅力,很想亲自到大理三塔去玩一次,终于在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三塔游玩了一天。记得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先到下关,然后乘坐大理崇圣三塔旅游专线,直达大理三塔公园。
到了三塔公园门口外,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富丽堂皇的大门,门檐上和门的两旁,绘满了各种各样颜色艳丽的图案;门的前面是一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石板路前面有一条人工挖凿出来的小溪缓缓流过,溪水清澈见底,几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小石拱桥架在小溪上,小溪两旁垂柳依依,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使人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我们买了门票,从公园门口往里走。一进门,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用大理石铺成的石板通道,通道两旁是草坪和各种树木相间的绿化带,我还听见了美妙的音乐声在公园里回荡,我好奇的环顾四周,才发现在绿化带的有些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微型音响,这些音响的外部用一些石头包装着,如果没有音乐传出,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石头,我听到的音乐就是从这些看似平常的石头中传出来的。我真佩服园林设计师精巧的设计,真不简单。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塔前的广场,气势恢宏的大理三塔犹如擎天柱帮屹立在我们眼前,整个广场都是用灰黑色的条形大理石铺成的,这给三塔增添了一种华贵、庄重的气氛。沿着广场的台阶拾级而上,塔底四周缤纷的鲜花迎春开放,似乎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站在三塔下,面对着它们,我不由得对三塔肃然起敬,经历了那么多风霜雪雨,却依然挺拔傲立,见证着历史变迁,没有丝毫恐惧。
大理三塔导游词(通用5篇)
大理三塔导游词 篇1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约一公里处。为大理胜景之一。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倒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崇圣寺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7.5米,与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势,两塔均为八斛形檐式空心砖,共10级,各高43米
大理三塔导游词 篇2
崇圣寺三塔早在1961年3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1年,国家又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维修加固。在这次维修加固中,有两项重要发现:一是三塔的基脚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写本佛经等珍贵文物680余件,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丰富的、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成为研究南诏和大理国历史的历史资料。在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藏传佛教、印度密教和禅宗(中原地区)等宗教文化曾在大理得以交汇和融合。因此大理被社会学家称作“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
大理三塔导游词(通用6篇)
大理三塔导游词 篇1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应乐峰下,三塔鼎立,雄浑壮丽,是苍山洱海间的胜景之一。早就听说,大理三塔的魅力,很想亲自到大理三塔去玩一次,终于在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三塔游玩了一天。记得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先到下关,然后乘坐大理崇圣三塔旅游专线,直达大理三塔公园。
到了三塔公园门口外,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富丽堂皇的大门,门檐上和门的两旁,绘满了各种各样颜色艳丽的图案;门的前面是一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石板路前面有一条人工挖凿出来的小溪缓缓流过,溪水清澈见底,几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小石拱桥架在小溪上,小溪两旁垂柳依依,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使人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我们买了门票,从公园门口往里走。一进门,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用大理石铺成的石板通道,通道两旁是草坪和各种树木相间的绿化带,我还听见了美妙的音乐声在公园里回荡,我好奇的环顾四周,才发现在绿化带的有些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微型音响,这些音响的外部用一些石头包装着,如果没有音乐传出,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石头,我听到的音乐就是从这些看似平常的石头中传出来的。我真佩服园林设计师精巧的设计,真不简单。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塔前的广场,气势恢宏的大理三塔犹如擎天柱帮屹立在我们眼前,整个广场都是用灰黑色的条形大理石铺成的,这给三塔增添了一种华贵、庄重的气氛。沿着广场的台阶拾级而上,塔底四周缤纷的鲜花迎春开放,似乎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站在三塔下,面对着它们,我不由得对三塔肃然起敬,经历了那么多风霜雪雨,却依然挺拔傲立,见证着历史变迁,没有丝毫恐惧。
大理三塔导游词范文
大理三塔是云南大理的著名旅游景点,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参观,导游要做好大理三塔的景点介绍,让游客了解大理三塔的历史典故。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大理三塔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理三塔导游词范文篇1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约一公里处。为大理胜景之一。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倒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崇圣寺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7.5米,与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势,两塔均为八斛形檐式空心砖,共10级,各高43米
大理三塔导游词范文篇2
崇圣寺三塔早在1961年3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1年,国家又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维修加固。在这次维修加固中,有两项重要发现:一是三塔的基脚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写本佛经等珍贵文物680余件,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丰富的、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成为研究南诏和大理国历史的历史资料。在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藏传佛教、印度密教和禅宗(中原地区)等宗教文化曾在大理得以交汇和融合。因此大理被社会学家称作“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
大理三塔英语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大理三塔英语导游词范文 篇1
The footprints temple tower as early as March 1961 was relea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From 1978 to 1981, the state funding for three towers over three years maintenance. In the maintenance,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findings: one is tower footing instead of groundmass soil base, 2 it is cleared of Buddha, writing scripts, such as more than 680 precious relics, this is so far found that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the most important of a group of nanzhao and Dali kingdom in the period of cultural relics. These cultural relics be historical data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nanzhao and Dali kingdom. In the kingdom of nanzhao and Dali kingdom period, Tibetan Buddhism, India tantra and zen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other religious culture in Dali to meet and merge. So the Dali sociologists call "Asian cultural crossroads of the ancient capital".
Dali three reflection tower tower park. Is in the 80 s by the late '50 s whe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o build the reservoir of ji shui tan is derived. Park covers an area of 27 acres, has a water area of 10 mu. Park sit north to south, backed by the footprints temple tower, one km away in the park pool can very clearly reflected three towers named figures of high precision, it is the three pagodas Mosaic stiffness forceful proudly through the ages, and made a side can display the image looks glittering and translucent bright mirror, let the sky tower standing in beautiful scenery added a lot of the beautiful and graceful, campus buildings have bai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of couplets zhaobi, have acknowledged carved marble kiosks monument, a shadow Yang bo kiosks, shake the water. There are all kinds of camellia garden planting, laurel, GuiJuan simeon, and many other different grass, flowers. Visitors to recite poetry couplets, or ornamental grass bouquet of flowers,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water tower scenery photography as a souvenir to pick the perfect place, linger. It not only wonderful on a sunny day, but also the best water in the moonlight night, month reflected three towers is the perfect beauty is the real ", "the moon reflected on the t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