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游词(通用13篇)
中文导游词 篇1
巴厘岛是印尼三大旅游景区之一,以典型的海滨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而闻名。巴厘岛有“花之岛”、“诗之岛”、“天堂岛”等美称,这里沙滩细洁、绿树成荫,岛上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空气清新,有如人间仙境。
岛上居民大多信仰阿加玛印度教,它是十一世纪时由苏门达腊与爪哇两岛上的印度教徒传入的,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十五世纪时,许多艺术家从爪哇来到巴厘岛,带来了一大批成熟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雕塑、绘画,现在岛上的庙宇、神龛、横梁、石基上,随处可见神像、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浮雕。
岛上居民大多信仰阿加玛印度教(AgamaHindu),它是十一世纪时由苏门达腊与爪哇两岛上的印度教徒传入的,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十五世纪时,许多艺术家从爪哇来到巴厘岛,带来了一大批成熟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雕塑、绘画,现在岛上的庙宇、神龛、横梁、石基上,随处可见神像、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浮雕。巴厘岛中部的乌布(Ubud),是全岛最具艺术气息的地区,这里汇集了许多美术馆和木雕工作室,让艺术同好者流连忘返。奈卡美术馆(MuseumNeka)收藏了当地及世界各地定居巴厘岛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馆藏丰富。乌布以南的马斯(Mas)的木雕村、巴土布兰石雕村(Batubulan)等,都是相当著名的艺术家集中地,游客在此两地都有机会看到艺术家当场创作,如果根兴趣的话,也可以买回家当纪念品。
中文导游词(精选13篇)
中文导游词 篇1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据最新统计,足有17528个岛屿。
在这如一串翡翠贯穿在南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度中,巴厘岛(BALI)则被公认为是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
那里四季草木青翠,山花烂漫,更有众多的庙宇,迷人的海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孕育着高度文明的民俗艺术,使巴厘岛每年吸引着数十万的外国游客,成为印尼最大的旅游市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度假乐园、世界级的游览胜地。以至于人们反而时常觉得印度尼西亚便是巴厘岛的一部分。
巴厘岛的美誉别称很多,如“神仙岛”、“千庙之岛”、“艺术之岛”。据说岛上居民普遍信奉印度巴厘教,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等,全岛家庙、村庙乃至各种庙宇多达数万座,几乎每天都有古老的神祀祭典。这里传统的手工艺品甚多,木雕、石雕、绘画等精湛作品,几乎随处可见,甚至在庙宇的墙壁、神龛、横梁、石基上,皆有各种飞禽起立产兽、奇异花草等浮雕,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在岛上东北角的一个山坡上,还参观了一处正在建设中的艺术博物馆。馆内已陈列的一些雕塑构思奇特,使人浮想连翩。
印象最深的是巴厘的舞蹈。据说在印尼舞蹈中,巴厘的舞蹈也是独树一帜,既有庄严肃穆的宗教舞蹈,也有活泼欢快的民间舞蹈。
在岛上一个名叫Blabatuh的村落,记者一行受到村民们过节般的恭迎:一群戴着闪光头饰、身穿多彩盛装的巴厘少女,按照当地习俗,在我们每人耳际插上一朵鲜花,并随着古老的敲打乐节奏,为我们表演了优美的舞蹈。村里Sudi舞校的教师还特意演绎了巴厘舞蹈的一招一式,他说为了保护和发展传统的文化艺术,学校常年招收、培训年轻的孩子习艺,目前学员多达300名,分成初学者组、中级和高级者组,授予个人专门Legong舞、舞蹈艺术课、制作服装服饰课、音乐艺术课、面具制作、古典Kamasan绘画等课程。当地教育、文化机构也很重视在中学正规课程里掺合进一些艺术科目,以培养青年人多方面发展,使“巴厘艺术”发扬光大,继续得到现代生活的认同。
中文导游词(精选13篇)
中文导游词 篇1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提名引地、世界自然遗产等。丹霞山的面积为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 与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四大名山 。1988年以来,丹霞山先后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五项国家级牌子,20xx年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 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先后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五项国家级牌子,20xx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中文导游词精选范文(通用13篇)
中文导游词精选范文 篇1
大家好,我叫陈名博,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我们现在在陕西西安兵马俑展馆的将军俑面前。
将军俑体格健壮,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他们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他们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鬓。他们整装待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将军俑高197厘米,重240千克,是陶制的,出土于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秦始皇的兵马俑分步兵俑和骑兵俑两个主要兵种,将军俑就是步兵中的一种。
秦始皇兵马俑的这些雕像虽然都是类型化的人物,但并不千一律,几乎每一件陶俑都有典型的性格特征。以将军俑为例,秦朝的雕塑家们不仅塑造了不同的外形特征,而且还创造了不同的个性和气质。有的聪慧机敏、血气方刚,有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还有的老成持重、遇事不惊......
这次的旅行就快结束了,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是不是了解了很多关于兵马俑的知识呢?欢迎您下次再来。
中文导游词精选范文 篇2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提名引地、世界自然遗产等。丹霞山的面积为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 与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四大名山 。1988年以来,丹霞山先后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五项国家级牌子,20xx年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中文导游词(精选13篇)
中文导游词 篇1
各位先生小姐:
Hello,我叫尹文昊,你们可以叫我实习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第一次当导游呢!OK!OK!不说了,因为我们已经到达已发现的三号俑坑中最大的一号坑了。
各位先生小姐请下车,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拥挤,要有秩序。OK!大家都下来了吗?都下来就跟我去一号坑的拱形大厅吧!各位先生小姐,你们知道秦兵马俑是在什么时候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吗?不知道?我来说一下吧!它是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选为的。
看一号坑的兵马俑多吧!数清了吗?算了不让你们数了,我来告诉你们吧!这里武士佣五百余件、六乘战车、驾车马二十四匹,还有青铜兵器: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兵器上百余件。俑坑东端有二百一十个与人等高的兵马俑,排成三列,每列七十人,面部神态、服饰、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南北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佣,似为卫队,这只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整,威风凛凛,气壮山河,再现了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因此唐代诗人李白挥笔写到:“亲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哎呀!时间过得真快,秦兵马俑我们已经游完,大家回去休息吧!明天会更好。
中文导游词 篇2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本次游览颐和园的导游,我姓周,大家就叫我周导吧!看,已经到了。
Tourists, everybody is good, I am you the tour guide to visit the Summer Palace, my name is zhou, you can call me weeks guide! Look, has arrived.
中文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19篇)
中文导游词精选范文 篇1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前往南华寺参观游览。俗话说“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道出了南华寺的历史与地位。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六公里的曹溪之畔,建于公元502年。现占地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智药三藏经“海上丝绸之路”渡海来到广州的“西来初地”。沿曹溪溯流而上时发现韶关曹溪这片地方神似佛祖创立佛教的“宝林初地”;以其言,韶州牧侯敬中上书奏请梁武帝建寺。寺成,武帝赐额“宝林寺”,智药三藏为首任主持。后寺名几经修改,宋太祖赵匡胤因其南宗禅法“一华开五叶”而名之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现寺名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南华寺的出名,是由于唐朝六祖惠能的到来。惠能,俗姓卢,广东新兴县人,三岁丧父,靠母亲为人作嫁衣、针线活维持生活。家境贫寒,从未读书识字,稍大即上山打柴,帮补家用。二十四岁那年,挑柴到富贵人家听到《金刚经》,听得如痴如醉,特别是听到“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触动慧心,要求跟和尚出家。和尚与其对答后,发现惠能是佛教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请他去湖北黄梅东山寺师从五祖弘忍,以学佛理,修成正果。见到五祖后,五祖说:“你这南蛮子,下巴尖、额骨突;不似我们佛祖菩萨,慈眉善目,下巴圆、额阔身长,怎能学佛,不如归去,免了吧!”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南蛮佛性与佛祖同。”五祖见其聪悟,于是准许他留下作行者,惠能不识字,只能在斋堂做些打柴、烧火做饭之类的杂役。八个月后,弘忍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应把祖位传下去了。于是吩咐各弟子写偈颂,以考取祖位。神秀是大弟子,随从师傅多年,又是首座教授师,当仁不让,写出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