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贝多芬的800字作文优秀范文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你对贝多芬的了解有多少?关于贝多芬的800字作文怎么写你知道吗?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贝多芬的800字作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贝多芬的800字作文篇1:贝多芬,只有一个
1820xx年或许是个悲惨的日子,当人们还沉浸在命运交响曲的波涛怒号中,却有一个消息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夜,静静的,年仅53岁的贝多芬先生离开了人世,将伴随着优美的乐章长眠于地下。这个消息顿时像长了一双翅膀似的飞遍了世界的各地。
我们痛惜“乐圣”的不告而别,但我们也很无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有一天我们会面临散场与离别,而贝多芬先生只不过是提早与我们告别了。但是我们悲伤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贝多芬了。是的,贝多芬只有一个,他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只有一个。这不禁让我们忆及贝多芬和李希诺夫斯基的故事。年轻的贝多芬闯荡维尔纳,在那儿他得到了亲王李希诺夫斯基的关怀备至。对此,贝多芬十分感激。后来,亲王企图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贝多芬勃然大怒,并宣布与之绝交。他在致亲王的绝交信里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
曾经有同学问我;“你听谁的音乐?”我平静地回答道:“贝多芬啊!”她诧异的望着我,似乎有些匪夷所思。我当时很是气愤,但不禁又为他们感伤起来。或许是他们已沉迷在流行乐的欢快之中,或许是他们已经忘记那轻快悠扬的旋律,或许是他们迷失在繁华的尘世中而忘记了生命的灵魂所在。但是贝多芬却始终不曾遗忘,他来到这世界是为了将音乐传播,将快乐播撒,让幸福飘散。
贝多芬
贝多芬,一个德国著名作曲家,虽然耳聋,却顽强不息地创作了一曲又一曲的“命运交响曲”
在音乐上,可以说,耳聋这一听觉器官是不可缺少的,要是聋了,应该就不能从事音乐创作了。可耳聋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他创作的一种动力,使他与音乐之间的隔膜变得更薄,灵感越大,能全然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
我所崇拜的,不是贝多芬的天赋,而是他的伟大精神。要是我遇到像贝多芬类似的情况,早已不再创作,而去另处谋生。而贝多芬坚强,为了追求音乐所迸发出来的音符星点,不被困难所折服,越是抵抗困难。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贝多芬正是如此。他听不见音乐,便用嘴巴咬一根木棍,让木棍连着钢琴,去感受声音振动。他付出了多少没人知道,他收获的却是众人皆知。他那宽阔的两肩,仿佛挑起了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他那双有力的大手,仿佛挑起了众多的音乐之水。
贝多芬一生节俭,他不喜欢人们去打扰他,在一片音乐海洋之中创作,使每一滴水汇成小池、小溪、河流、大海……他诚然孤独,可是有他的“朋友”为伴。
贝多芬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创作上,自己的房子无心整理,即使女佣整理好了,不到两分钟,又是一团糟。
贝多芬与音乐为伴,寂静为友,献给大家千千万万个曲子,感动了多少人的心扉,扣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使他成为了全世界人物。
我崇拜贝多芬,崇拜他的坚强,崇拜他的伟大,更崇拜他的精神。
贝多芬
贝多芬是古今中外的“乐圣”。他一生创造了32首钢琴奏鸣曲。他的一生非常艰苦,我来和大家讲一件关于贝多芬的事。
18XX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情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己新写完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无耻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贝多芬
没有退路的灵魂呐喊,这样的灵魂是高贵的。贝多芬拥有这样的灵魂。命运赐给他毒药时,他挣脱枷锁,摔碎了整瓶毒药,还不忘踩上几脚。他听不见命运的好言相劝,他只遵从内心的呐喊:我凭什么任你摆布。打碎了那瓶毒药,你是伟人,抽噎着喝下毒药,你只能算作平庸之辈。他忍受着心理和生理上极大的苦痛,用饱含激情的音乐向命运发出战书。
他为什么会承受极大的苦痛?爱情失败,难道和他的疯癫狂躁和喜怒无常没有关系吗?绝望坍塌,难道和他孤傲的性格和自恃天才无关吗?性格如此怪异,不应责备他,追溯到他阴暗的童年时代:播下阴郁的种子,很难长出健康的果实。然而贝多芬是善良的,只有善良的人才忍心伤害自己,把历史责任朝自己的肩膀上挑,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痛不欲生的力量。他是伟人,他承受着平庸之人没有资格享用的一切。
贝多芬的作文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有关贝多芬的作文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辉,照耀大地。
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
来到你圣洁的殿堂里。
你的威力,
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在你温柔的翅膀之下,
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兄弟!”
这是德国大诗人席勒一首著名的诗,名叫《欢乐颂》。说它著名,并不仅仅因为席勒是
它的作者,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首诗成
为一首著名的交响乐《第九交响乐》的一部分,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飞向了世界各地。
这首交响乐的作者,就是著名的“乐圣”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他的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
音歌手,母亲是女仆。家里条件很不好,而且父亲还爱酗酒,给家里带来了许多的不愉快。
但是,他的父亲酷爱音乐,而且总想让贝多芬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从4岁起,贝多芬就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之后,钢琴、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风琴,贝多芬都
能一一演奏。13岁时,贝多芬被任用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等。
尽管如此,贝多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仅仅上完了初中就因各种原因辍学了。以后,贝
多芬坚持自学,对欧洲的大作家作品认真学习。每当乐队演奏的音乐题材与文学作品有联系
时,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这些文学作品。就这样贝多芬的文学素养越来越高,对文学作
品、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