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心里话,妈妈们知道多少呢?
我家没同伴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看护人较多,往往几个人围着孩子转,孩子缺少同伴交往经验。而由于平常接触的都是成人,孩子也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愿望。
我害羞
性格因素也会影响同伴交往,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更容易交朋友,而胆小、敏感、内向的孩子在适应新环境和开展同伴交往方面难度较大。但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影响,两岁多的孩子正是可塑性很强的时候,如果教养方法得当,敏感内向的孩子也能开朗活泼起来。
我有我法
两岁多的孩子不爱亲近同龄人,这虽然是正常现象,父母在放心之余,也应抓住这个孩子从“平行游戏”向“合作游戏”的过渡期,努力培养一个合群的孩子。
给你足够的安全感
每天晚上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是建立亲子依恋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平常工作实在太忙,那就睡前花上半个小时,和孩子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一起翻阅一本图画书吧。虽然两岁时的记忆会被遗忘,但是爸爸妈妈传递给孩子的爱和温暖会一直留在孩子心中。
给你多一点机会
虽然两岁多的孩子还处于“平行游戏”阶段,但这不是指孩子间一点儿互动也没有,他们也会密切观察和模仿小伙伴,尝试初步的互动。父母应该抓住时机,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同伴交往的机会。
父母可以邀请亲戚家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协助孩子做好小主人。另外,自己也不要“宅”在家里了,多找机会带孩子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比如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聚会,尤其是野餐郊游类型,在大自然中捉小虫、玩泥巴,很容易调动孩子游玩的积极性和交往的兴趣。
我们一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别人
从“平行游戏”到“合作游戏”需要一定的交往能力和技能,这是孩子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的方式方法。两岁多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直接的,比如想玩别人的玩具就动手去抢,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时就动手,结果常常是弄哭了对方自己也挨骂。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与同伴和平共处,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比如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伙伴。随着年龄增长,妒忌、虚伪等一些心理问题会找上孩子。常常从一言一行中,流露出对别人的不满,这自然会引起同伴的反感,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不能只用一种挑剔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短处,应该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发掘别人的长处。比如,当你看到孩子对别人的缺点指指点点时,不要马上认同,试着让他换一个角度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才是父母明智的做法。
放低姿态,倾听孩子的心声吧。两岁多的孩子,一切都还来得及。
排除“病理独”
如果感觉两岁多的孩子情感冷漠,对周围人和事漠不关心,言语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异常,家长首先要排除自闭症的可能。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病症。2~6岁是自闭症最佳的干预和治疗期,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