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看来孩子的一切的言行举止并认为孩子的行为有些不太正常,这其实家长过于多虑了,在孩子成长的世界了有一些内容是我们无法比拟和认可的。相信家长了解了下面的内容后会了解的更多。
“自恋”从何而来?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只会吃、睡和哭。在这段时间里,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往往会给予他最充分的关心和照顾:饿了,马上就会喂给他吃;冷了、热了,马上就会给他增添或者减少衣被;拉臭臭了,马上就会帮他换尿布……此时,小婴儿会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而且认为母亲也是自身的一部分,围着自己转,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自恋”的萌芽。
到了1岁左右,宝宝逐渐能够区分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人,开始进入主客体分离的阶段。此时,如果妈妈能继续给予他充分的关注以及必要的肯定,宝宝在依恋母亲的同时,心里就会出现这样的感受:“妈妈是爱我的,当然,我自己也是很棒的,是个可爱的宝宝。”这种由“母亲爱我”的现实转化而来的“我很可爱”的感受,是构成宝宝健康“自恋”的基础。亲子教育
再长大一点儿,宝宝的主客体分离更趋完善,开始产生强烈的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与此同时,他的能力也增长到足以自主地进行许多活动的阶段了。此时,他对自己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尝试去做,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个。这些信念对2-3岁的宝宝而言是非常真实的,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含着无畏的精神、勇于探索和尝试的能量,应该被鼓励。
由此可见,宝宝的“自恋”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如果能够被允许存在,并且获得适当的满足,他就能保持进取的动力,发展出自主的能力,逐渐拥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觉,成功地与父母分离,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快乐的人。当他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经历挫折、幻灭,如果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支持,他就能逐步走出天然自恋,建构起更加真实的自我形象,及自己与外部世界的真实关系。
场景1
“我漂亮吗?”
妞妞2岁半了,越来越喜欢打扮自己,要穿漂亮裙子,别好看的发卡,而且每次打扮好以后,都会在镜子前照很久,有时还要转一圈,扭一扭!她最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最喜欢的玩具是芭比娃娃,对那些精巧的首饰简直爱不释手。最近她又迷上了化妆,别人问她:“你觉得化妆之后和没化妆时相比,有什么变化呀?”她想了半天,说:“我也不知道。但我就是喜欢!”亲子教育
对妞妞的“臭美”,妈妈有点儿纳闷:自己并不是喜欢打扮的人,女儿从哪里获得的这些喜好?爸爸则有点儿担心:她不会变成像芭比那样的物质女孩吧?
小宝宝喜欢照镜子,并不一定就是“臭美”,也有可能是在探索自己的身体。他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很好奇,一开始是在摇篮里动动手、动动脚,好奇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头,到后来就会在镜子里看自己,每一部分都长得什么样呀?这是很正常的发展阶段,是宝宝将自己客观化的过程。
至于爱美、爱漂亮,也是人的天性。宝宝爱照镜子,是想要确认自己的形象是惹人喜爱的。因此,爱美之心可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宝宝爱“臭美”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