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还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成长空间


  “小胖,你的鞋子子是不是咯脚了?”
  一般来说,在孩子身上发生的这类问题,家长都能察觉到。但是,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学校、为什么无缘无故发脾气,对这种感情上的问题,很多家长无法作出判断。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成为小学生、中学生,他们有很多事情不会再告诉家长了。家长也开始不安起来:“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因为觉得不能放任不管,所以家表开始追问孩子。
  如果家长问“在学校怎么样”,孩子便会回答“没什么”,家长要是问“你这是怎么了”,他们还是回答“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已经成为孩子应付家长追问的口头禅。孩子之所以不向家长说心里话,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认真地回答了问题,家长肯定会责备说:“为什么你就不想想办法呢?”“你自己主动去做不就行了吗?”所以不如什么都不说,直接保持沉默。然而,孩子不说话,家长就更着急了。在孩子看来,家长这么老是这么追问自己,打探自己的隐私——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还没有“孩子的隐私”这个概念——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所以,家长追问孩子,只会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让孩子感到厌烦。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变坏,经常偷看孩子的日记,窥视孩子的秘密,结果孩子非常反感,和家长的关系反倒恶化。有的家长还用对小学生的方法来对待初中生,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孩子顺从自己,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更加逆反,或者胆小退缩,没有主见和自信心。 
  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感到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越担心越不能逼问孩子,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命令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家长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质问或盘问孩子,也不要用指示、命令和禁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亲子教育
  对于那些高情商家长来说,他们虽然也担心孩子,但不会横加干涉孩子的事情,只在旁边静静地守护,等孩子自己来倾诉。他们会利用自己极强的观察能力,观察孩子的需求,尽量创造适合与孩子沟通的氛围与机会,让孩子主动开口。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