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型妈咪对于规则的重视,也可能会从工作延伸到家庭中。孩子常常需要遵守很多明规则或暗规则。如果孩子违背了规则,就会受到妈咪的批评。过多的规则会压抑孩子的自由,束缚孩子的行动,不利于孩子自由的成长和发展。事事需要考虑规则,会使孩子变得遇事犹豫,畏首畏尾;事事循规蹈矩的孩子,看似中规中矩,却也缺乏创新精神,不敢突破常规。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个性谨慎,少有冒险精神。
专家建议:
1.注意在各种角色间转换,不要被一种角色所束缚
管理者角色和母亲角色需要不同的表现。下班回家之后,理智型的妈咪需要提醒自己:“现在我不是主管,而是一位母亲。”
2.学会表达自己,倾听孩子
真诚表达自己的情绪,用言语和行为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让孩子有机会宣泄不良情绪。家,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地方。作为妈咪,应当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提到某些不愉快的经历时,认真倾听,适时表示理解和接纳,不要急于做出正确或错误判断,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记住,在这个时刻,孩子才是主角。
3.制定简单明确的必要规则
规则是必要的,它可以控制孩子不会做出过分的或危险的行为。在一些必须坚守的原则方面,让孩子明确知道你可以容忍的底线,也就是什么行为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至于那些非原则方面,就让孩子自由发展吧。
4.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
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由于知识、经验不够丰富,加上逻辑思维能力不成熟,孩子有时的确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但经验累积的过程非常重要。孩子必须有机会练习如何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当孩子做出错误判断时,妈咪应给予适当的辅导,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的做法不合适,同时可以提供解决方法给他选择,并讲解怎样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
二.内控型妈妈
典型案例:
文静是一所重点大学的教师,实验室的教学标兵和科研骨干。她相信,今天的成就正是自己辛苦努力的回报。她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本科毕业后,文静顺利留校,最初的岗位是实验员。
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7年时间内相继完成了硕士学业、博士学业,顺利转入教师行列。文静并没有就此停止求学的脚步。现在,她正在积极联系出国进修。
文静和同事们交往不多,但关系融洽,礼貌谦让。她信奉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而她的经历也让她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性格分析:
文静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影响事件的结果。心理学中通常把这种性格特点的人称为——“内控型”的人。
“内控型”人的优势:
往往比较自信,工作积极努力,目标明确,并能够从成功中体验到快乐。
相信个人可以影响环境或机会,是自己的行为引发了事情的结果,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可以改变许多事情。即便在某些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达到目的。
内控型的人在做决策前会积极寻找信息,并尝试影响事件的发展。他们会将事件的成功完成归结为自己的努力,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果成绩不佳,他们也会在自身寻找原因并努力改进。总之,内控型的人相信自己,并会通过努力和负责的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