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二)

详细介绍: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二)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良好的性格是一个人学业和事业成功的保证。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塑造良好的性格?

第六课发挥性格优势养成良好习惯(板书)

300多年前,在普鲁士王宫里,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正在滔滔不绝地向王室成员和众多贵族宣传他的宇宙观。话锋一转,他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听者哗然,不少人摇头不信。于是,好事者就请宫女到王宫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谁知,数十人寻个遍也无法找到。人们惊愕,原来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后来人们都用莱布尼茨的这句话来比作人的性格——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一、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板书)

每个人都自己的性格,而且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性格呢?

1.性格的含义(板书)

(活动设计1,写在黑板上)

(1)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或是读过的书籍中性格鲜明的人或是人物的姓名。

(2)在此人或是人物的名下归纳出其性格特点是什么。

(3)在性格特点后,列举体现上述人或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情。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人对他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归纳出性格的定义。)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做什么”表现出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和态度:“怎么做”,表现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方式。所谓性格,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板书)

我们说性格是指表现在一个的态度和行为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被称为性格的心理特点是稳定的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中的,偶然的表现不说明人的性格。比如,急性子的人在心事重重的时候也会一改心直口快的习惯,而变得沉默寡言;而慢性子的人平时慢条斯理,但是如果被惹火了也会急不择言的。

2.性格的类型(板书)

根据瑞士心理学者荣格的心理学,性格可以分成两大类:内向型和外向型。所谓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性格,是指个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或是倾向于外部。

(投影)

外向型的人:

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经常对客观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性格开朗活泼,乐意参加群体活动,喜热闹环境,喜交往。

不愿意冥思苦想,常常需要别人帮助来满足个人情绪需要。健谈,少怯场,难得害羞,不拘小节,容易出现轻率行为。

一般而言,外向型人易成为开拓型人才,如,实业家、领导管理人才。

内向型的人:

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珍视自己内心情感的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体验深刻且持久,不愿在大庭广众前出头露脸,言语少,害羞,容易怯场。

行为拘谨,容易给人留下犹豫、迟疑,甚至困惑的印象。

一般而言,内向型人适宜做学术性工作,从事精细要求的工作。

(活动设计2,指导学生做尼曼内外向人格问卷,并且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做出鉴定。后附《尼曼内外向人格的问卷》)

在现实中,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大部分人的性格或是偏向外向型或是偏向内向型。很难找到特别典型的外向或内向的性格。

有的同学问,性格是内向好,还是外向好呢?其实,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并没有优劣之分。比如,在中国历史中,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号称“诗仙”的李白,他是偏向外向的人,另一个是号称“诗圣”的杜甫,他是偏向内向的人。在《严沦浪诗话》中有诗赞颂二人说,“子美(指杜甫)不能为太白(指李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了美之沉郁”,对两人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见,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不妨碍他们都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