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引起孩子不高兴的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令孩子不高兴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们需要及时的对孩子加以疏导,才能让孩子不会受到影响。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疏导呢,让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一下。

  “我和美美吵架了!”

  ——莉莉好不委屈,当然也好不难过!美美可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可两人今天在做游戏的时候,为了谁当“公主”争个不休。结果不欢而散!

  “小孩儿吵架,没事儿,一会儿就会好了。”这是我们成年人的看法。但是,孩子却会把这样的伤心事看得很大很严重。他们的世界还不大,生活因此也简单得“脆弱”。

  这时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很有必要告诉孩子,相互喜欢的人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正如……这时不妨提醒孩子,上周末妈妈不是还对爸爸生气了吗?

  * 此外,关键是要反思争吵是如何发生的:孩子是否可以做什么而停止或者预防争吵?他是不是应该去道歉?和孩子一起检讨问题、反思自己的态度。于是,这令人不太愉快的事件之中就出现了好的一面,那就是,孩子逐渐会认识到与其他人的关系是动态的和双方的,它需要不断地呵护,更需要自己的用心。

 “我看上去不漂亮!”

  ——你以为孩子会冲着镜子骂自己很丑吗?不会的。她们只会翻出很多颜色的头绳,照着镜子把辫子梳了拆、拆了梳;她们会很在意今天其他小女孩儿是不是穿裙子;她们也可能忍不住把眼泪留在妈妈的怀里:“我也想漂亮……”

  个子不够高?脸上有雀斑?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观了。穿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能让他们陶醉很久。因此,外表是否令人满意,也成为了他们的担心的问题。

  这时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父母的夸奖总是很重要的,不要只在他们得到好分数时,也可以夸夸他们的头发和笑容。

* 用那些“人各有不同或者优长”的道理来劝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他们是无法深刻理解的,也因此就无法起到任何作用。如果他嫌自己个子矮,告诉他爸爸小时候长个子也比较晚;如果他对脸上的雀斑不满意,尽管你知道去看医生有点儿傻,但医生说出来的“正常”,总是比爸妈要更让孩子感到权威,从而放松心情的。

  “英语太难学了!”

  ——“不学了!我不要学了!这也太难了……”看着妈妈有些阴云的脸色,乐乐只好小声咕哝着,“长大了再学吧……”

  在幼儿园得到了坏分数,或者小伙伴之间竞争中的受挫,都会给孩子很大的打击。与其说“难”是不想学的原因,不如说是没有面子让他心生退缩。

  这时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一个拥抱、一杯果汁、一块蛋糕……简单而“低级”的安慰也是安慰。

  * 当然,仅仅是安慰并不能让孩子摆脱心情的困境,因此,和孩子安静地坐下来讨论讨论,为什么这次得了坏分数?为什么那段对话他没有背下来?是自己偷懒了呢,还是哪些知识他没有掌握?为孩子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比如和他一起听英语磁带,为他把“door”贴在门上、把“chair”粘的椅背上……),能够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