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2021-09-11
(教师指导:名人励志联,嵌入自然地理、比喻,嵌入历史故事)4.兴趣引导:出个对子考考大家。以成语为对,上联“望梅止渴”(板书),邀请学生上黑板前对下联。答案“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板书)分析“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平仄,教师指导认为在合乎情境的情况下,“缘木求鱼”在平仄上对得更工整。以此例说明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上相关或相对的对联基本知识。5.兴趣激发:古人从小学对要背一些规律,如《笠翁对韵》。邀请学生齐诵课文中《笠翁对韵》片断。由“天对地”说起,引入对子游戏。(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起到激疑的作用)。讲述一个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说明故事中的学生把他的老师“石先生”讽刺了,但“石先生”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从对仗来看,那学生确实逐字对得很工整。6.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1)清对淡,薄对 (课件放映)(教师提醒:先来点简单的)答案: 薄对(浓);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2)暮鼓对 (课件放映)答案:暮鼓对(晨钟)结合“晨钟一杵醒尘梦”。(课程资源分析:泉州崇福寺钟鼓楼对联之上联,以课件放映照片)(3)鱼书对 (课件放映)(教师提醒:来点难点的)答案:鱼书对(雁字)教师引导:①鱼书: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雁字:结合李清照词,师生一起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4)草舍对 (课件放映)答案:草舍对(柴扉)。结合“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 。(5)鸡晓唱,雉朝飞。 对绿肥答案:(红瘦)对绿肥。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6) 骑马踏花归(教师提醒:来点更难的)答案:(举杯邀月饮)教师启发:①宋太祖时翰林图画院招考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苏轼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课程资源分析:本人有此回环诗的书法拓片,拓于西安碑林,出示此拓片看学生会不会读出回环的四句诗,激发兴趣)②上联出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再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