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4、教师再引导: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这些“歉意”的呢?
5、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
附材料(多媒体显示):
──巴金《最后的话》
深深的自责和沉痛的忏悔是缠绕巴金一生的情结,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也是为着作品中那些冤屈的灵魂以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时代和社会。对文革的反思,是巴金老人为心中的上帝--人民而忏悔的典型写照。
──朱四倍
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五、延伸讨论
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该做什么?
1、提供发人深思的图片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