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
2021-07-01肖像描写┤ “三角眼”
│ “吊梢眉”
└容貌 美丽外表──刁钻狡黠(本性) “粉 面”、“丹 唇”
3、见黛玉:言谈举止表现感情的变化,反映其内心世界。
先是恭维—继而拭泪—转悲为喜, 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得宠原因。
4、回王夫人:
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分析人物形象
一、贾宝玉: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以下分三个描写重点来分析:
1.出场前: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贬斥态度)。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的母亲:“衔玉所生”“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小结::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2、肖像描写:黛玉眼中的宝玉。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3、两首《西江月》
提问:怎样理解这两首《西江月》?
⑴、词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思想性格:钟情于女孩子;讽刺热衷功名的人;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怕读”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宝玉形象: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
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⑵、该词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小结全文:
一、围绕中心描写。
二、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三、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