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
⑴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⑵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⑶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⑷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⑸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⑹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表情变化从侧面说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6、依照参观者的参观顺序由老师充当解说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看看这些表情的变化是由于看见什么引起的。
(出示三张集中营图片,略。)
三、句子研读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物的美好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因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最相配。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灭绝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的毁灭。
四、课堂总结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德国人对自己曾经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灵魂深处的颤抖,促使过去60年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把大屠杀视为“全体德国人的耻辱”。西德前总理甚至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祈祷:“上帝宽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歇。”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时曾提出“救赎我们的人性”。只有人性的不断被唤醒,才能遏制人性的恶,避免悲剧重演,使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