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
2020-02-04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体会】“依然固执”两次重复,强调了信念的坚定与执着。这一时期,女友离他而去,“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可能指的就是这件事。心理的空虚,精神上的灰暗,使得作者对现实极度绝望。
第3节:写作者放眼大海,放眼未来,用理想排解绝望。虽然理想被现实击碎,但作者仍对未来充满理想,这是作者的执着处,也是作者的可爱处。
【体会】“太阳”“曙光”等意象象征着人们心底的希望。
第4节:写作者相信未来的原因,未来的人拥有一双分辨是非的慧眼,有洞察历史真相,吹散迷雾,还原生活真实的能力。
【体会】“相信人们的眼睛”实际是相信光明的未来,也表明了历史将是公允的。
第5、6节:这两小节,表现了作者想信后人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定。不管是对我们已“腐烂的皮肉”,还是困惑,还是什么的苦痛,还是对独立不屈的坚强人格持什么态度,作者都坚信未来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
【体会】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第7节:最后一个小节照应全文,表现了对未来的真诚信任。“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年轻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包括“死亡”。结尾再次呼吁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真诚地信任未来,相信未来。
【体会】再次号召要“相信未来”。
语篇鉴赏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诗的第l、2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在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大都带有灰暗的色彩,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困缠绕在周围,紫葡萄化成露水,鲜花也在别人的怀中。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尽管这样,诗人依然坚持理想、相信未来。特别是“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元助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理想糅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