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2020-01-26

“真如铁”化用杜甫《潼关吏》“犬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诗句,用以比喻娄山关的险固,而又以“漫道”两字轻轻抹倒,意谓:不要说守备森严的雄关真是坚固如铁,但怎么也抵挡不了英勇的红军。因此,“漫道”两字,就不仅表现了红军对自然险阻的藐视,而且体现了红军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从头”一词,在诗词中的含意很难确切地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有重新开始之意,岳飞《满江红》词“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即是一例,这里用意相同,因此,“而今迈步从头越”意谓:红军挥戈东指,重新攻占了强敌如云、严加把守的天险娄山关,如今红军硬是从这坚固如铁的关口上头超越过去了。这句也隐喻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重新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开始了新的征途,并且胜利地跨过了天险娄山关。
上阕意象苍凉凝重,这悲咽沉郁的情调一变而为雄劲豪壮的调子,表现了诗人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迈气概和跨越一切艰难险阻的雄放胸襟。
4.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以波浪喻山,古有其例,如隋李臣仁《登名山篇》诗: “叠峰如积浪”,诗人在此以博大的胸襟代用之,直接把山比做海。以血形容太阳,古亦有之,杜甫《喜雨》诗: “日色亦如血”,诗人也巧加点化,并加进深沉的内涵。这两句是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佳句,是多年战争中所积累的景物观察的印象与娄山关战争胜利互相交融而成,也许是诗人所见实感自出机杼,也许在潜意识里化用了熟悉的前人诗句而不自知。这两句前句崇高磅礴,后句悲壮奇丽,意境壮阔,表达了亦喜亦悲、亦忧亦欢的复杂感情,形成极为深邃的艺术境界,神韵悠然,回味无穷,不仅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而且引人产生深沉的思考。
这两句的比喻十分奇特,又非常生动贴切,且富有象征意味。它体现诗人浩瀚如海的胸怀,表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的流血牺牲,并巧妙地暗示了娄山关战斗的激烈,同时,与上阕的“霜晨月”呼应,说明一天 ( 从“霜晨月”的拂晓到“残阳如血”的傍晚 ) 的战斗历程已经完成,娄山关已胜利地越过,从而使词的战斗气氛更浓烈,词的主题更突出。
下阕写过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写攻克娄山关之后的军事行动,词人巧妙地略去了中间的战斗过程,而直接写胜利后越过娄山关的情景。
小结:这首词通过对娄山关进军行动的描写,歌颂了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又预示了革命前途是无限光明、无限广阔的,但前进的道路艰难曲折,还需经历无数的流血牺牲。
四、艺术特色鉴赏
这首词在艺术技巧上独具特色。其一,风格上,把上阕的悲凉沉郁与下阕的雄劲豪放融成一体;其二,手法上,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自然景物,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其三,以景传情,景情并茂——这首词所取景物逼真而又典型,极富表现力,极能传情,它以写景发端,以写景收束,感情浓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其四,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它们都构成了典型的意境,深化了词的主题。
五、作业
    熟背这首词。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