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
2020-01-26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提问1: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
明确:看到了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提问2: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了往昔岁月,想到了祖国的命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词人思索的问题。
提问3:概括全词,上片、下片各侧重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追忆往事。
四、解决重难点
1、具体研习开头三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朗读
(2)调整句序,简要说明大意与作用
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3)展开想象,扩展语句,进行形象而有诗意的大胆描述。
明确:在一个深秋的季节,橘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得无尽遐想……
(4)提问5: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行。“独立”既表明一个人卓然独立,更显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5)提问5:柳诗“独钓寒江”与毛词“独立寒秋”所表现的诗人的胸襟境界是否相同?
附: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背景:此诗作于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永州时。)
明确:柳诗表达的是诗人身处逆境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的心志;毛词则表达了词人身处险境、坦荡磊落、砥柱中流的革命伟人的气度。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2、具体研习 “看”字所领7句。
(1)朗读
(2)这7句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的?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山、林、江、河、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绚丽多彩 生机盎然
(3)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眼前这大好景色的?
明确:(学生自己先概括,教师然后板书)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静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近景——动景 万类霜天
鹰击长空——仰视——高景——动景 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