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必修一

2020-01-23


  参考答案:

  1、面: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里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清早起床、穿衣洗漱等方面)

  2、点:反复提到的芦柴棒,(老板喊她名字、生病的时候)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触摸她的身体;还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没吃得上饭的包身工、她们争夺马桶等等。

  教师: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同学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可以各自发表意见,建议同学们学习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三、分析修辞手法

  文章除了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外,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现在同学们,可以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

  1、对比: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与老板们的对比;包身工与外来工人的对比。

  2、比喻: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比喻帝国主义以及买办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3、借喻:猪猡、懒虫、机器、罐头。

  4、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慈祥”“佳肴”“不假思索地爱上”“文明”“合理”“饲养”。

  这些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文章的意义,对我们理解课文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大家在写作中可以尝试学习采用。


四、完成课后练习三,理解文章中的句子

  (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