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买水教学案

2019-12-22

第四小组: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经济大潮初来之际,人们的意识、观照事物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所发生的急剧变化——盲目、畸形、扭曲。
……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相信大家都有了明确的理解。是啊,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变化源于利益驱动往往不成熟,甚至有些盲目、扭曲,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庄周被迫弃文从商、庄周买水几经辗转受尽劳苦、东海波臣受渴濒死等等情节,都暗示着这一切。
3.学生自由质疑,或指名请别的同学回答,或请教师回答。
学生提到的问题有:
(1)文章结尾写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对深化主题有何作用?
(2)文章有关车辙中的小鱼求救这一部分文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或者把这一部分文字改成“好不容易又走了十天十夜,才到东海。负责提水的倒很热情,拿过提货单,又是忙着咋唬大车,又是忙着提水,不让庄周动手。桶装满了,庄周忙捧上烟表示感谢。提水者手一推:‘不抽烟。手续费每吨一元,共计一百元。’”下接原文“庄周睁大了眼睛,不说也不动”。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合作研讨。
明确:天降甘霖,无疑会给缺水受干旱之苦的庄周、车辙中的鲋鱼以安慰,暗示社会经济大潮的涌来会给我们带来变化,我们应理性地认识生活,认识变革。这一情节的安排,表现了作者对理性的热切呼唤。更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去掉“车辙中的小鱼呼救”这一情节,加上提水的手续费一百元,与下文衔接较恰当,也更淋漓尽致地鞭挞了卖水者随意加价、恶意勒索的丑恶行径。但是无形中削弱了文章的批判力量,限制了文章的写作范围,过于直白,失却了原文表达的空灵、蕴藉。
作者活用了“涸辙之鲋”这一典故。“涸辙之鲋”比喻陷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文中的小鱼是东海波臣,就连东海波臣都因饥渴而濒临死亡,那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危害就可想而知了。
五、品味赏析,美点寻踪
提问:这篇寓言式杂文颇受读者喜爱,你认为它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学生甲:我认为文章的艺术魅力表现在新奇而又合理的想象。作者善于将有关庄周的诸多典故通过想象巧妙组合在一起,赋予鲜活的时代内容,如庄周弃文从商、河伯倒卖水、涸辙小鱼身为东海波臣却受干渴之苦等。
学生乙:浓浓的神话色彩和古老的意味赋予本文不凡的艺术魅力。
学生丙:杂文是用文字描绘的漫画,寓深意于幽默讽刺中。作者用调侃的笔调,将讽刺对象漫画化,让人忍俊不禁,如:河伯手下长发披肩的女郎,濠梁吴主任那经久不息的笑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丁:本文最大的艺术特征是形象说理。借寓言故事谈重大的社会问题,举重若轻,引人深思。
……
六、课堂小结
文章巧借庄周买水的故事,揭示了社会转型初期在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之下,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批判了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思想倾向,呼唤理性的到来。文章说理形象而深刻,想象巧妙而合理,语言幽默含蓄不乏讽刺色彩,是杂文园地的一朵奇葩。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刘征的杂文。
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