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1

2019-12-19

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峥嵘,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
提示:
① “携来百侣曾游”与上阕“独立寒秋”形成对比。
② “忆往昔”的“忆”统领:革命青年的战斗风格和豪情壮志。
朗读提示:语调高,语气强,豪情满怀的。
③ “曾记否”:既是设问,又是回答。
④下阕照应上阕。
五读:读全词 ==> 想象、深入意境,体会全词气势之宏,语言之美。
归纳主题。
cai 主题: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评:朗读是本堂课的一个重点。进行这种训练,不只是种教学手段,而且是种教学目的。
处于这堂课突出位置上的读,要合时地读,有序地读,采用不同的形式,起到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而又形成整体的效果,这就要求读起来不仅抑扬顿挫,更须声情并茂,读者神采飞扬,听者牵肠挂肚,或悠然遐思,或怡然自乐,或潸然泪下。在这点上,设计者的细心构思和执教人的分步操作,是足能体现本人的教学基本功力的。]
六 、欣赏
cai 歌曲《沁园春•长沙》
让学生随着音乐画面进入艺术的境界,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七、词的常识
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因此得名。
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
cai 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为:
小令→(58字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结构分为:
单调→只一片(阕)
双调→两片
三叠→三片
四叠→四片
八、课外词选读
cai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评:中学生学古诗词不是要求会写,而是要求会读。“会读”的涵义是丰富的:理解意思,体会境界,感受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常识,了解词的意义,了解词的形象,了解词的语言,同时适当地拓展课外阅读面,也选同题目或同词牌或同作者的一两首诗词让学生见识见识、欣赏欣赏,虽不必说出它的美丽,但能感觉词的魅力。这样组织课堂,安排内容,实乃全面提高素质所必需。]
九、反馈检测
cai 《沁园春长沙》反馈检测
1.《沁园春 长沙》按结构分类,属 ,按字句多少分类(114字),属
2.判断下列各项的解释与分析是否全部正确,正确的在该项的括号内画“4 ”,错误的打“6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火)”。“尽”与“遍”相应,“染”更有动感,写层林渐渐变红,“如火”则全无上述优点。( )
b.“漫江碧透(碧绿),百舸争流”。“碧绿”只写了颜色,而“碧透”则不仅写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秋水清澈见底的特点。( )
c.“鹰击(翔)长空,鱼翔浅底”。一般鸟类在空中宜用“翔”字,而鹰在空中总处于一种进攻的姿态,这样写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
d.“怅寥廓,问苍茫(辽阔)大地,谁主沉浮”。“辽阔”只写出了宽广空阔,而“苍茫”则写出了秋天傍晚的雄浑景象,更有韵味。(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