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设计(三)
2019-12-19姑姑,十色花最特别的是花蕊。十色花的花蕊很多,花蕊下部是洁白的,而上部却是金黄的,顶端还有比花瓣小的花。
十色花虽然不能散发清香,但它那美丽的花朵永远吸引着人们。
姑姑,听了我的介绍,你喜欢上十色花了吗?我将寄给您一些种子,明春您也在房前屋后,池塘边上种上一些吧,您的家和生活将会从此变得美丽无比!
敬祝
身体健康!
您的侄女:秀秀
XX年10月5日
这位同学扬长避短,运用写信这一体裁,颂赞了自己熟悉而喜爱的鲜花,使这次作文出了“新”。
作文“出新”——从“独辟蹊径”中出新
当年,智取华山的勇士们不相信“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终于寻找到了另一条能避开顽敌封锁的路,踏破天险,直捣山上匪巢。如同登山一样,我们写作文,即使是同样的题材,如能独辟蹊径,换一种写法,就会不落俗套,别开生面,从而使文章“出新”。
一个学校有许多同学中午在校蒸饭。在淘米时,许多白花花的大米被水冲走,浪费粮食,污染环境。许多同学就以“谁爱惜大米”为题,先讲“浪费严重”,再讲“节粮光荣”,最后号召大家“爱惜粮食”。可是,有一位同学却另辟蹊径,进行独特构思,以“会‘走路’的米”为题,这样写道:
你看到过会“走路”的米吗?我猜你的回答一定是“没有”。可在这个大千世界里,的确有会“走路”的米,只是你没有深入地去观察过、想过。不相信吗?
瞧,清晨的校园里,同学们忙着蒸饭呢!此时,只要你细细地观察,一场好戏正拉开帷幕。
米从同学的饭盒边儿掉了下来,一粒、几粒、几十粒……就从这儿,米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米顺水来到阴沟里,停留在它们的休息站里,随后大量的阴沟水又将几两、几斤的米免费地带到了河流里。那些用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结晶,此时却成了污染河流的一个参与者。
看了上述的事,你是不是还以为会“走路”的米不存在呢?你是不是想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呢?
这篇文章对准的角度很小,但因为它另辟蹊径,换了一种写法,文章就显得非常生动,而且对许多同学有了一种感染,一种特殊的说服力。这样的文章不是出新了吗?
作文“出新”——从“曲折多变”中出新
古人说:“文以曲为贵。”文章的描写最忌平铺直叙。作文中的描写要像游览名山胜景一样,必须走过一条条崎岖的山道,过一道道弯弯的小溪,才会到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地。所以作文曲折多变,悬念迭出,让人越读越想寻个究竟,这样的作文就“出新”了。
有位同学写《开学第一天》,在交代了时间和起因以后,这样写道:
老师让我这个班长去领了书。我一本一本地发给大家。发到最后两本,才发现一本封面破了,另一本的封面皱卷起来。我不由怔住了。趁人不注意,我把封面破了的一本塞进自己的抽屉,另一本发给了副班长李小冬。
李小冬一看,把嘴撅得老高,尖声尖气地叫起来:“这是什么书?皱成了这个样子!为什么把书藏起来?太自私了!”有几个素来跟小冬要好的同学也附和着说:“是啊,太自私了。”……
学习委员曹红责怪小冬:“你今天怎么了?每次发书和本子的时候,她不是把好的让给别人吗?”小冬撇撇嘴,毫不示弱地说:“如果她真的是拿了坏的,为什么不公开?”
说话间,小冬飞快地从我抽屉里拿出了那本书。可我那本比他的还要坏呀!他一看便傻了眼。小冬的脸红了,低着头走到我跟前说:“小玲,我错怪你了,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