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美丽》学案
2019-11-25
a、对环境的描写(社会、自然)先后用了哪两个词?[答]:人声鼎沸:形容人们对于新科学发现的反应是很强烈的。肃然起敬:形容人们对女性登上这一神圣讲台的吃惊。b、“淡泊”一词怎样理解?[答]:谦逊、淡泊名利,与后文相照应。l 作者的介绍:“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比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这段话介绍了居里夫人之所以会在1XX年前登上这个讲台的原因。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a、这一段中对居里夫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答]:“她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b、最后一句话与文中的什么地方相呼应?[答]:标题。3、分析第二部分(1)那么,居里夫人这种跨越百年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里?文章的第二部分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回顾了居里夫人为发现、提炼镭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辛与磨难。a、在第二部分划分两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答]:3、4段之间b、但为什么作者只作了简单的介绍?[答]:本文的创作目标是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描写她科学发现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是对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美的衬托,并不是创作的重头。c、分析“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这一段话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比喻。本体: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喻体: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2)在4——7段中用很长的篇幅来赞扬她的美丽。居里夫人追求的内在美表现在哪些地方?[答]:a、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把金发剪短——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b、对热闹不屑一顾,给追求者无情的后脑勺。c、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具有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d、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为发现、创造奉献美丽e、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背负沉重的生活、思想负担,默默工作f、视名利如粪土,将奖金赠送,把奖章当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