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2019-11-25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1.总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

    故              记叙    ③秋蝉残声                      前

    都  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                    后

    的                      ⑤枣树奇景                      呼

    秋              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            应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写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读

    引导学生朗读,力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可用多种形式。

    二、鉴赏

    1.情景交融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