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教学设计

2019-11-25

《张衡传》示范教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研读课文,掌握内容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