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2019-10-06

到鲁镇五年

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

31、32

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

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

32、33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

33、34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

34---37

沦为乞丐。

到鲁镇十三年

37、38

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提问:年表我们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但是按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么?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讨论后明确:本文的结构方式采用倒叙式。小说先写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然后由回忆其一生的不幸。这样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促使读者思考,便于作者与读者得便心灵沟通,便于取得读者的认同,同时从小说的矛盾冲突上看,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祝福》的概况,阅读小说时,我们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故事究竟是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的?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呢?是谁杀害了她?……课后请大家继续阅读小说,我们下节课集中来研究小说的环境描写,请大家课后找找课文有关环境描写的部分,并联系《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一下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有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探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更浓郁。这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探究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思考,不再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六、作业1.代小说中的“我”写日记;(1、“我”在鲁镇住了几天?2、那几天天气状况如何?3、在鲁镇,“我”接触了哪些人?遇到哪些事?4、文中倒叙、插叙的外在语言标志是什么?)2.编年谱:将课堂成果整理出来。3.写小传;(1、祥林嫂生命历程时间推移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2、漂泊的地点是怎样转换的?3、样林嫂一生遭遇到哪些不幸?4、作为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女人,我们给她作传,怎样才能从有限的材料中挖掘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传记材料,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成一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