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2019-10-06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三、初步感知课文:1.速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要求:学生自渎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初步领会情感。⑴字音朱拓(tà)  悚(sǒng)然    驯(xùn)熟     俨(yǎn)然尘芥(jiè) 荸荠(bí qí)   怔(zhèng)怔  蹙(cù)眉门槛(kǎn)  赎(shú)罪   炮(páo)烙     窈(yǎo)陷监(jiàn)生 手镯(zhuó)   歆(xīn)享    牲醴(lǐ)桌帏(wéi)  讪(shàn)笑  形骸(hái)  彷徨(páng huáng) ⑵字形

              ⑶词义寒暄:问寒问暖。    踌躇:犹豫。    仰仗:依靠;依赖。讪讪:难为情的样子。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俨然:这里指摆出十分庄重的样子。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器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怔怔:因吃惊而失神愣住的样子。无聊赖:即“百无聊赖”,指生活或感情上没有寄托。⒉老师精选语段,示范朗读选《祝福》开篇部分以及收尾部分经典语段示范朗读,让学生注意语气、情感、节奏。⒊学生再读,细细体味阅读《祝福》,除完成常规的字、词阅读内容外,注意筛选以下信息:⑴根据情节发展的过程,说说《祝福》的情节结构;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各部分;⑶用流畅的语言介绍《祝福》的故事梗概。⒋指名生讲述故事梗概,理清情节。⑴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⑵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⑶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设计意图:注重基础,准确读写,个别词语学生读不准确,通过正音,使学生能流畅的读课文。进而理解课文,把握小说的内涵。⊙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老师朗读,进一步感悟气氛,体会作者情感。⊙设计意图:学生要想深入理解课文,就必须用心读课文。⑷发展:被卖改嫁;⑸高潮:再到鲁镇;⑹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思路师: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她一生的经历有哪些呢?请大家速读课文,填写祥林嫂年表——

年纪

主要事件

到鲁镇以前

26、27

以前

二十六七岁,在卫家山和祥林结婚。

到鲁镇元年

26、27

春天死了丈夫,年底(冬初)逃到鲁镇做工。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27、28

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

28、29

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

30或31

贺老六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