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想内容 表达、语言特色
《不自由,毋宁死》
(演讲稿)
美 帕特里克•亨利
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体会“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培养演讲的能力和技巧。 内容和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1、演讲的目的:针对温和保守派的投降妥协,勇敢站出来,为保卫国家的尊严(正义性);2、引用事实(英国政府十年来所作所为)和一连串的反诘,说明只有反抗侵略才是出路;3、激情呼告,表达“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
写作特色:针对特定演讲对象的激情和强大鼓动力,反诘、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奥林匹克精神》
(演讲稿)
法 顾拜旦 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精神。学习本文的演讲技巧。 内容和结构:奥林匹克宪章中基本原则第六条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这形成了奥林匹克精神。本文是“一战”后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演讲。全文先从当时特定背景说起;接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根据这一精神,对当时的现实进行批评;再呼吁大众的投入,以恢复和继承发扬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最后表示对奥林匹克精神胜利的坚信。
写作特色: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具有极强的说理和逻辑力量;针对性强(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听众对象、特定的演讲风格);语言精辟、含义深刻。
《作为偶像》
(采访报道)
方宏进采访实录
了解和学习航天员为了祖国执着、刻苦追求技术、发扬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学习采访的技巧。 内容和结构:先是导语部分,总的说明采访的背景和目的:呼吁青少年崇拜和学习科学家。接下去采访分三部分:1、围绕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和对青少年一代产生巨大影响的主题进行,四次问答;2、围绕航天飞行员所需要哪些素质的主题进行(奉献和不怕死的精神、全面的素质),五次问答;3、围绕杨利伟成功原因的四次提问,倡导学习航天员对事业执着追求和刻苦踏实训练的精神。
写作特色:1、采访提问艺术技巧:围绕采访中心话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被采访者根据中心话题回答;设计细节性的问题,增加采访的生动性等。2、被采访者的回答技巧:围绕话题和问题;精练简要而生动,尽量用事例回答;
《白发的期盼》(节选)
(广播录音采访稿)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突出,应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关注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学习采访和记录制作采访录音稿。 内容和结构:本文围绕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采访老、中、青不同对象,制作了这一采访录音稿,呼吁每个人、特别是中、青年要重视对老年人的关怀。节选部分共采访了七个事例,采用边介绍采访实录(叙述)、边记者评论和邀请专家点评(议论)的手法。可分四部分:1、采访赵女士、林女士、高先生、吴老师四位老人的不同事例,共同反映老年人精神孤寂、缺乏亲人照顾理解的社会问题,记者进行了评论:问题的严重性和产生的原因(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专家补充。2、采访中年代表陈先生,中年人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精神照顾。3、采访大学生,青年人由于观念、代沟、亲情和道德的缺失,也忽视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和关心,记者和专家分析了原因,呼吁青年人关心老人。4、采访魏先生,谈他未能在父亲生前对他关心的忏悔,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语,呼唤中年、青年人对老人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