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
该怎么读?
明确:指感觉外在环境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注意语调、节奏,还有,音乐的烘托。力求形成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意境。这些需要感性的表现。
⊙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体验、语言品味、引导学生体会本词语言的凄美,认识词中意象的特定内涵,初步掌握诗词欣赏的方法。
凄凄惨惨戚戚: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
又该怎么读呢?
明确:指内心感受。寻觅只能使她更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于是先感于外;后感于心,进入了愁境。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提问:此句在全文作用?
明确:奠定愁的基调,营造凄惨氛围。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张目四望,企图找到点慰藉;但四周只有清冷的空气,何曾有一个人在;心中不觉悲怆万分。
师: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师: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
明确:叠词。不好,少了音韵美。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这是一种凄凉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成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内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
㈡缘愁选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⒈师范读
⒉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明确: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⒊探究性学习:
这些意象与天有关,如乍暖还寒时候、黄昏、秋天(黄花)晚、风、细雨;与地相关,如风急、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雁、窗儿;更与人——作者息息相关。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从这些意象中读一个活在北宋南宋之间的李清照。
⊙后十字,风皆从齿间出,形成凄冷之状,犹如冷风吹窗而进,令人遍体生寒。
⊙举列:朱自清《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