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声声慢

2019-06-12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正宗第一:明徐士俊说:“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
⊙婉约宗主:沈谦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博家之祖: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有《打马图经》等作品。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婉约派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

⊙三瘦——李词中三处写瘦的句子被人称绝而得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携隐。(赵明诚)
 ㈡诵读悟情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声声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自己当成作者,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基本前提。
⒈音读。听诗是种高雅活动,它能让人陶醉。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
 ⒉意读。通过刚刚的听,我们感受了词作的音乐美。下面,请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体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
⒊情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

三、研读文本
师: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那就以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㈠怎样入愁
师: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再齐读此词,思考: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⒈生齐读,正音。
⒉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试一试好吗?
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
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该怎么读?
明确:这时的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已罄其所有,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像她写《金石录后序》那样,唯一占据她身心的,就是对往昔的回忆,而往事如丝如烟,又如消逝了的残梦,只能在记忆的角落里苦心寻觅。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流亡前的太平生活,还是夫妻情深、甜蜜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冷冷清清: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