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套3

2019-05-18

6.文中的第五节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第五节写了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写的表面上看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
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第六节)
明确: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四、总结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手册》相关内容,课后收集有关写家园之思的名句。                                                回目录
我心归去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采薇》中主人公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并不仅仅萦绕在出征在外的战士心中,它也久久萦绕在了每个游子的心底,凝结成了一个永恒的思乡情结,从古时吟唱到了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
(板书题目)
二、检查预习:
1.听写文中的字词
2.问:同学们把这篇文章都预习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归纳:想家,思念故乡。
问:文章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一句话,一个字,还是一段情?为什么打动你?
(生自由发挥)
三、分析课文:
1、  分析文章第一段:
问:既然是想家,是否因为在国外不好?作者怎样来描写他在法国的情形?
答:(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
“一幢雅静的别墅”“大”“环境优美”
“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2、分析文章第2、3、4段:
问:读2、3、4段,从中找出印象深刻语句进行鉴赏,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重点句子含义:
“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周围与你有关的声音有哪些?学生自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每个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磁拉”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爸爸来看看是否弄掉了被子;学校的铃声是在督促你学习;街上的汽笛声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车安全……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