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时间:2025-04-05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教案设计(精选12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2、培养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能力,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一天活动为线索,选取典型生活图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3、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教学设想】

  1、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题材较复杂,表现方法多样,学生阅读有困难。宜设计启发性强的思考序列题,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中心,按照线索顺序,逐步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2、内容方面,要紧紧扣住中心思想,突出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和造成包身工深重苦难的原因。

  3、写作方面,要讲清楚中心、线索、选材、组材,然后再讲清楚运用多种手段表达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4、教法方面,要以启发诱导为主,适当点拨总结,引导学生自觉深入课文、独立思考、分析研究问题,可按“自学预习(启发)──质疑问难(解答)──研究讨论(点拨)──综合练习(巩固)”的顺序进行教学。

  【授课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

  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把文学名作《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必记知识点(精选2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必记知识点 篇1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

  “彀”通“够”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

  “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而”通“能”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匪”通“非”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

  “火”通“伙”

  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见”通“现”

  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33、是谁之过与?

  “与”通“欤”

  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

  “直”通“只”

  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

  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精选2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 篇1

  【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

  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号】即别号、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郡望】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苏氏是赵郡的望族(实际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

  【官名】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嵇中散”——嵇康,“洪经略”——洪承畴,“孙讨虏”——孙权,“贾太傅”——贾谊;“杜拾遗” 、“杜工部”——杜甫;“柳屯田”——柳永。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精选2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篇1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何,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何,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此,代佚之狐的建议 (烛之武)许之——代词,这件事 不患人不之知——代词,他 ②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全句的主语

  邻之厚,(乃)君之薄也——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一作主语,一作宾语,省略判断词谓语“乃”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无义 莲之爱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太子及宾客知此事者——“者”与“之”都是定语后置标志

  ⑥公子驾车之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君(到,前往 ⑦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三)

  【重点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目的,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

  将知识点进行梳理是学习的第一步,下面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一)

  【谦称】有下列6种: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在人教版必修一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学习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下面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一)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何,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何,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此,代佚之狐的建议 (烛之武)许之——代词,这件事 不患人不之知——代词,他 ②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全句的主语

  邻之厚,(乃)君之薄也——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一作主语,一作宾语,省略判断词谓语“乃”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无义 莲之爱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太子及宾客知此事者——“者”与“之”都是定语后置标志

  ⑥公子驾车之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君(到,前往 ⑦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