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案

2019-05-18


    (学生一时茫然。有学生举手,老师请这位同学来说。)

    生:“我听说过,但没看过,不知道具体的内容。”

    师:“《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那么大家也就知道了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谁了吧?”

    生:“崇祯皇帝。”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崇祯皇帝的。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生1:“他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生2:“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的人。”

    师:“我和这位同学有同感。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

    师:“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和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

    (学生思考、沉默。)

    师(引导):“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

    (学生马上想到:光绪帝。)

    师:“对。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光绪帝?”

    生:“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师:“说得很好。可见,任公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是崇祯帝让他想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师:“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那其他人呢?”

    生:“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师:“梁启超逃亡到日本,是否觉得自己逃过一劫,就此安心、轻松了呢?逃亡到日本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我想问一下,我们同学什么情况下最想饮冰?”

    生1:“夏天最热的时候。”

    生2:“心里特别激动或烦躁不安时,或特别有激情时。”

    师:“‘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3、关于《箜篌引》:

    师:“先生演讲的内容除了这些之外,还讲了什么?“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