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教材分析1

2019-05-15

表达和语言:本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叙述简练而隽永,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议论深邃意长,融抒情于议论之中。

《发现》
(诗歌)
闻一多 了解诗人生平、思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面对旧中国落后黑暗的激愤之情,理解融热切之爱于激愤的特定感情。 构思:抓住回国后见到当时中国现实后的感受及体会,国外的日夜思念、眷恋及回国后见到黑暗现实后的失望、激愤构成了诗歌基调,激情喷发,直抒而出。练习中引的《忆菊》同样是抒发爱国之情,通过“菊花”寄托,风格舒缓悠长,可对比体味。语言特色: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主张诗歌“三美”:绘画美(辞藻)、音乐美(韵律及节奏)、建筑美(分节排列、句式整齐),朗读中体会其韵律节奏。

《北方》
(诗歌)
艾青 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面对苦难中国现实的深沉挚爱和对光明前程的执着坚信。 构思及特色:艾青三十年代代表作。1、“北方”的象征意义:古老、苦难、坚强的中国。诗分三部分,一是着重写其“古老”,二是着重写其“苦难”(日本的入侵),三是着重写其坚强(历史)。2、意象的含义及特色:荒原、风沙、挣扎负重的驴子、惶乱的雁群等;3、深沉忧郁的基调,联系艾青三十年代其他诗篇,体会其“悲哀的诗人”的含义和特点。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
   舒婷 了解诗作的背景及诗人(新时期代表诗人)。体会诗人面对祖国落后现实的复杂感情:执着的爱与对光明前途的坚信。 构思及特色:1、两组对比的意象:苦难、落后、伤痕累累意象与充满蓬勃生命力的新生意象,构成对比,从中表达诗人感情。
  2、比喻新颖、形象,含义深长。
  3、“我”的典型意义:经历十年动乱后充满迷惘、痛苦、思索、追求、执着复杂情感的青年。

《祖国土》
(诗歌)苏联诗人阿赫马托娃 联系我国作家秦牧的散文《土地》。本诗抒发诗人对祖国以挚爱为主线的复杂感情。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应该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如一。 构思及特色:1、本诗采用反衬与正写手法,来表达对祖国以挚爱为主线的复杂感情:“祖国”也许会使你受到不公正遭遇,但真正的爱国者是义无返顾、始终如一的爱他的祖国。前面八句反衬,用否定句式说明祖国也许会不公正对待你,祖国也并非处处是鲜花,但真正的爱国应是无条件的,始终如一的。后六句正面抒发爱国之情。
2、以形象、具体之物(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等)象征抽象的祖国,表达感情。

写作实践 散文写作:散文的特点,写法指导。重点应该结合历年高考散文写作,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及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结合课文练习中的三个话题,练习构思或写作。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此专题承上一专题内容,选取了中外历史上爱国爱民的志士仁人用心和血写成的诗文及他们的事迹介绍,反映出他们高尚的品质和人格精神。也有描写平凡“小人物”的作品,我们身边的这些“芸芸众生”虽然很普通,但却有着“金子般”的心。正是他们,默默守护着社会的良知,辛勤创造着社会的财富,他们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通过这些文章学习,既培养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高远立志,更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的精神,学习一切普通人身上的优良品质。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