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必修一

2019-04-08

    烈士鲜血虽为庸人随着时间淡忘,但鲜血不会白流,也应当有其影响和意义,人们会逐渐明白烈士之死的意义。在先生看来,这样的牺牲又是不值得的,它最终还是归于“淡红”。
 

三、具体探究重点文段的深层含义

  1、第一部分第三段。

  2、第二部分第一段。

  3、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四、小结

  1、情感线索、主题思想。

  2、先生的“孤愤”和“救世婆心”。
 

五、课外延伸阅读和作业

  1、课外记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2、写一篇学习心得。


六、让我们在本课结束时,齐声朗诵陶渊明的《挽歌》来寄托我们对烈士的感怀和哀悼之情吧。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滴殷红的血

 

【附文】

陶潜《挽歌》(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硗。马为仰天鸣,风为白萧条。幽室一已闭,前年不复朝。前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