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学案
2019-03-30三、拓展练习
【夯实基础】
1.注音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
a.瑰(guì)丽 崔嵬(wéi) 漩(xuán)涡 山如斧削(xuē)
b.启碇(dìng) 绽(zhàn)开 淀(diàn)粉 屈大(dài)夫
c.瞿(jù)塘峡 婀娜(nà) 熊绎(yì) 隽(juàn)秀
d.震颤(chàn) 窄(zhǎ)巷 滟滪(yànyù) 闸(zhá)门
参考答案:a,“削”作语素时念xuē是对的,只是在动宾短语中念xiāo,如“削苹果”。b项“屈大夫”的“大夫”古代指官名,“大”念dà,后世指医生时才念dài;c项“瞿”作地名念qú,作姓才念jù(作姓时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隽”跟“秀”组词表示俊美时,通“俊”,读jùn;d项 “窄”应念zhǎi,常有同学受方言影响而读错。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衬托 羽翼 渡过青滩 欢度佳节
b.朝辉 绿葺葺 船复灭顶 神妙莫测
c.画廊 轮廓 奇峰凸起 苍莽丛林
d.宣泄 渲染 汨罗江畔 高峰之巅
参考答案:b。“辉”应为“晖”(“晖”特指阳光,“辉”泛指闪耀的光彩);“葺葺”应为“茸茸”;“复”应为“覆”,表翻转的“覆”不能简化为“复”;a项全对,第三个词语涉及到水的dù,应写作“渡”;另外表示比喻性的意义,也写作“渡”,如“渡过难关”;但是凡是描写时间上的dù,应写作“度”,如“度日如年”;c项也全对,“凸起”也可(书上是“突起”);d项也全对,但“宣”与“渲”容易写错,“宣泄”是发泄出来,“渲染”,原指水墨画法,所以“氵”;“巅”往往漏掉山字头,写成“
颠”。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问题的一项是( )
a.“江津号”停泊时,天已微明。
b.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c.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d.据袁崧《宜都山川》记载:秭归是屈原的故乡,楚子熊绎建国之地。
参考答案:c。a项专有名词的引号,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是这样用的,那是不妥的。真正的名称是“江津”,而“号”字并不是名称;b项引用的是两句完整的诗句,且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后引号里边;d项,袁崧的书名是“宜都山川记”;后面内容是意引(引用大致意思),所用标点是对的。c项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炸掉”和第一个“旋涡”后均用了句号,略显呆板,现在的课本改用逗号,语意更加连贯。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过了8公里长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 )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 )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 )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 )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 )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8点20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