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物外》学案

2019-03-08

    《秋水》(节选)记录的是庄子与其论敌惠施之间一场意趣盎然的哲学对话,内容关乎认识的相对性问题,带有诡辩色彩。作为展示哲学家生活的文字,却非常具有文学价值。它突出的是庄子的机趣。他说的“鱼之乐”,是禁不住惠子追问的,人类如何能知鱼类的情感呢?庄子知道自己从这方面已不能取胜,于是偷换概念,利用惠施“安知鱼之乐”的“安”做文章。“安”在惠子的本意是“怎么”“如何”的意思,庄子偷换了这样的语义,把“安”解释为“在哪里”“何处”,并说你既问我在哪里知鱼之乐,就等于承认我知鱼之乐了。这是一种朋友之间的耍赖,无伤大雅,反增意趣。试想:两位哲学家,徜徉在流水之上,河水清澈,游鱼往来。哲学家睹物生知,兴致勃勃,就“鱼之乐”为题,一个追问不舍,一个在滑头地躲避,并且回身放箭。天高地迥,流水倒映之间是一场亲密无问的智斗,锋芒相对的言辞中闪烁着机智,流动着幽默,是何等的令人神往!
第二模块:演练•评估(课堂大练兵)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人谓之樗(chū)     不中(zhàng)绳墨   狸狌(shēng)
b.中于机辟(bì)      死于罔罟(gǔ)    砉(xū)然
c.膝之所踦(qí)      技经肯綮(qìng)   儵(tiáo)鱼
d.踌躇(chóuchú)满志  怵(chù)然为戒     濠(háo)梁
二、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子所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离开)
b.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符合)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剖开,分割)
d.无非全牛者(完整的)
三、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立之涂,匠者不顾              b.技盖至此乎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四、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今人之言,大而无用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       所见无非全牛者
c.官知止而神欲行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五、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批卻导窾”“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