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
2019-03-06唐天宝三载,王维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从此,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奸相李林甫把持的朝政里寻求心神的宁静,在寄情山水间觅求心灵的慰藉。王维热爱着辋川山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然是中有深趣矣”,“深趣”是作者对辋川山水综合的心理体验,禅趣理念以空寂的世界为依托。
在这篇文章中,“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境界是何等的空寂;“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境界是何等的沉寂;“寒山远火,明灭林外”,境界是何等的幽静。这几句造出沉寂清远的超凡境界,完全没有一点世俗尘埃,描出了一幅“本来无一物”的禅境。更有“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寒犬的吠声,笼罩着幽深的古巷,使深巷如此空旷幽远;舂米的声音回荡在村庄的上空,让村庄如此杳渺深邃;钟声敲响在寺庙里,使得寺庙如此寂寥淡泊!犬吠声,舂米声,古钟声,交错着,断而续,续而断,笼罩了整个辋川地区,如梦一般缥缈着……王维在极力宣扬这是一个及其幽静的世界,客观世界是夜静山空,主观世界是空寂清闲,这是作者内心深处喷薄而出的心灵境象。“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就使人联想起佛僧静夜坐禅,而王维的“闲居净坐”一般都带有禅定的目的,处此之中,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辋川冬景艺术境界处处非常美,而这种美的创造极大成分上借助了佛教的理趣。王维营造的“寒山”境界,是一种禅意葱茏的世界,是禅宗的“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对王维的隐逸人格有影响的结果。因此,王维的“寒山境界”超越了陶渊明的纯粹“结庐在人境”式的隐逸情怀,,上升到禅宗的“无心”、“虚空”的境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体现了文人雅士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息。
2、请学生欣赏朗读视频,感悟文章以“深趣”融贮的禅趣。
3、学生朗读,教师小结:
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尽情地怡性于山水之间,以艺术的高度感悟力实现了“诗画”的揉合,为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歌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由此可见,画意和禅趣,是王维诗文最突出的两大特色。无论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都达到了一个极灿烂澄明的高度。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阅读王维诗歌:《渭川田家》《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过香积寺》《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积雨辋川庄作》《相思》《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