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头发微
2019-03-06即使真是花罢,倘不是开在深山幽谷,人迹不到之处,如果有毒,那是园丁之流就要想法的。花的事实,也并不如诗人空想。
现在可是换了一个说法了,连并非作者,也憎恶了批评家。他们里有的说道: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 (乙)
这真要使批评家抱头鼠窜。因为批评家兼能创作的人,向来是很少的。
我想: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颇有些像厨师和食客。厨师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要说话,或是好,或是歹。厨师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看看他是否神经病,是否厚舌苔,是否挟夙嫌,是否想赖账。或者他是否广东人,想吃蛇肉;是否四川人,还要辣椒。于是提出解说或抗议来;自然,一声不响也可以。但是,倘若他对着客人大叫道:“那么,你去做一碗来给我吃吃看!”那未免有些可笑了。
诚然,四五年前,用笔的人以为一做批评家,便可高踞文坛,所以速成和乱评的也不少。但要矫正这种风气,是须用批评的,只在批评家这名目上,涂上烂泥,并不是好办法。不过我们的读书界,是和平的多,一见笔战,便是什么“文坛的悲哀”呀,“文人相轻”呀,甚至于不问是非,统谓之“互骂”,指为“漆黑一团糟”。果然,现在是听不见说谁是批评家了。但文坛呢,依然如故,不过它不再露出来。
(鲁迅《看书琐记》)
(1)第一自然段中的诗人所用的比喻,看似有理,实质是错误的。错误的要害是什么?
(2)第六自然段中写厨师和食客的关系,要说明的是什么?
(3)末段“文坛的悲哀”“文人相轻”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诗人要做诗,就如植物要开花”,其意思是说写诗是自然产生的,对诗的好坏不必负责。
b.文中甲、乙两人的说法实质是一样的,只是乙的说法更为无理。
c.对有害的作品需要批评,如同园丁拔去有毒的花草。
d.文艺界的“谩骂”会冤屈许多好人,但糊糊涂涂的扑灭“谩骂”也会包庇一切坏人。
e.诗与花的本质区别是:诗是商品,可以出卖;花不是商品,可任意采摘。
参考答案:
(1)借此拒绝文艺批评,逃避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
(2)文艺批评家有评品的权利,不必自己会创作。
(3)文艺界因观点不同而产生的争论。
(4)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就可以有反批评。如果扼杀文艺批评,健康有益的文艺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5)de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入世”与诚信
沙叶新
用了漫长的XX年,加入了世贸组织。精诚所至,“世贸”为开,我不弃“世”,“世”必我入,我们终于不再“横空出世”,融入了世界大家庭,真是可喜可贺。兴奋之余,想起“诚信”二字,进而想起两则故事。
先说第一则,记得是在一本什么杂志上看到的,说的是在战场上,某战士为部队开拓前进道路,不惜以自己身体引爆敌人埋下的地雷阵,以致身负重伤,命在旦夕。报纸上连续不断报道他的事迹,称他为黄继光式的英雄。当部队老将军得知这位战士生命垂危,将不久于人世时,便去医院探望,并给他颁发军功章。将军问战士还有什么话要说,战士说:“有句话,指导员不让我说。”将军问:“为什么?”战士说:“指导员说已经报道了,全国都知道我是英雄了,说了影响不好。”将军追问:“怎么回事?你说!”战士说:“我不是用身体引爆地雷阵的,而是自己不小心,跌倒在地碰上地雷的。我不是英雄。”将军受到极大的震动,沉思良久,最后说:“把事实真相说出来和用身体引爆地雷阵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你是勇士,你仍然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军功章应该是你的,你受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