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第一课时)

2019-03-06
三、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脉,选好鉴赏点1.多媒体播放风光图片,选钢琴曲《蓝色多瑙河》或长笛名曲《云河》为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创设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2.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正音。3.指定两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学生听读,作初步评价。教师作朗读指导: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要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4.学生默读全文并思考:“我的空中楼阁”是一个偏正词组,重点在交代“空中楼阁”。文章是如何据此组织文脉的?明确:文章开头说小屋“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已易使人产生悬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远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瓦、墙、窗,颇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的院子”,而山路被称为“空中走廊”;到最后才点明,夜间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5.学生初步交流阅读的感受。生1:文章的语言很美,有整句,有散句,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生2:文章有一种绘画美,全文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生3:文章运用的比喻,很独特,与《荷塘月色》相比,很别致。生4:文章似乎是用诗的笔法写散文,全文笼罩着一种浓浓的诗意。生5:文章很含蓄,耐人寻味。……6.教师归纳总结,选择鉴赏点: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四、品味文章生动明快、清新淡雅的语言1.品味语言的音乐美。“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出示投影:明确:文中短句的成功运用,既使文章变得欢快活泼,又增强了文章明快的节奏感。出示投影:“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云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态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明确:文中多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使用散句,又使语言灵活多变、生动感人;整散句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这样就使语言增强了音乐感。2.品味语言的诗意美。教师提示:文中有不少语句化用了古诗词,如“山如眉黛”,来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山也虚无”来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与“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近似;“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与“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近似。有些句法也是近似于古诗词的。如“眉梢的痣一点”与“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都以数量词置后;“十分清新……角度上”与“满地残红宫锦汙,昨夜南园风雨”(王安国《清平乐》)都是倒装语序。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