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

2019-03-01

读到这里,我想请各位同学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包弟,你会原谅巴金老先生吗?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如何想,我们当然无从得知,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尽管相比较那些在文革中做出更残忍更丧尽天良的人,巴金迫于无奈对于小狗包弟的抛弃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巴金老先生自己却不能够原谅自己。于是忏悔和歉疚成了巴金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主旋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然后告诉我,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李存光先生在《巴金传》里曾经这样写道:《随想录》的独特之处,《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忏悔,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另一方面对这种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巴金老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的良心。
【播放ppt】
在XX年cctv为巴金先生授予了“感动中国人物”,从本文的角度来看,大家认为,在颁奖词中必然涉及到哪些关键词呢?(真诚、热情、忧患、良知)
播放ppt
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最后总结,(主要是请学生按照刚刚的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而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下面几个方面的启发)
以小见大:
真诚质朴:
巧用对比:
一、两只狗的经历对比
二、狗与人的对比
三、欢乐与悲伤的对比
四、真与伪的对比
“事”“情”结合:
反思精神:《小狗包弟》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是《随想录》中众多“忏悔录”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巧妙的构思、真率强烈的感情,在批判专制时代黑暗与罪恶的同时,反省自身的弱点,是从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课外拓展:
阅读巴金《怀念萧珊》;
认识你自己:
1.课外小组讨论:从“华沙之跪”看反思精神与人类社会
2.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是否也有伤害到他人甚至动物的“不光彩”时刻,请你以本文为出发,写下属于你自己的“歉意之信”
板书设计: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