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2019-02-16
8. b(析:悖:违背)9. c(析:<民>成而行之)10. d(析:于:到)11.(1)因此,治水的人应该排除淤塞,让它畅通;治理民众的人应该开导他们,让他们讲出意见。(2)人民内心考虑的事都能从口头上表达出来,就应该让他们思考成熟并说出来。(析: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要特别注意语境)12. c(析:a.《国语》记载春秋历史;b. 厉王首先否决了召公的劝谏才找到卫巫;d. 被流放的是厉王而非百姓) 【模拟试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b.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c. 越国以鄙远鄙:边疆,边城。这里用作动词,“……当作边疆”。d. 是寡人之过也是:判断词。2. 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 使使以闻大王c.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d. 道芷阳间行3. 下列各项中“子”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吾不能早用子b. 子犯请击之c.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d. 子亦有不利焉4. 下列各句句式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相同的一项是( )a. 亚父者,范增也b. 吾属今为之虏矣c. 将军战河北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5. 填空。(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著作,相传为 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2)《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载了周穆公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 个国家的一些史实。(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